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看北京奥运会是件愉快的事,感谢国家把世界最重要的体育娱乐活动搬到了中国,让我们能够更加近距离欣赏奥运会比赛。因为是“近距离”观看,所以也容易让人产生新感想。比如我发现记者、解说员、教练员、运动员等都爱说“为国争光”这个词。我就跟家人讨论,在这里总是强调“为国争光”合适吗?
家人肯定地说,取得金牌不就是为国争光吗?为国家争得了荣誉怎么不可以叫为国争光呢?我想想也是,运动员取得了金牌,国家多少会有些光彩。
可是,再认真一想,就会看出把体育比赛看成为国争光,并不很妥当。
正是因为有“为国争光”说法,才让那些有实力冲金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虽然奋力拼搏获得了奖牌,但因不是金牌,而感到“愧对祖国”;才让那些前奥运金牌选手,背负重压参加比赛,因“失去”金牌而哭成了泪人,像罪人一样“向全国人民道歉”。难道他们就没有为国争光吗?
还有那些众多的没有获得奖牌的运动员。据悉,参加本届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达600余人,是本国历年参加奥运会比赛人数最多的一次。这600多名运动员不可能都能够在比赛中获取金牌或奖牌,大部分人可能与奖牌无缘。你能说这些人就没有为国争光吗?
如果我们的教练员运动员为国家获得金牌奖牌是为国争光,那么那些出国参加别的国家代表团的原本国教练员运动员,这次回来参加北京奥运会,同中国队比赛,是不是在给国家制造麻烦、给国家抹黑呢?
假如我们回顾一下中国体育发展史就会发现,强调体育“为国争光”正是突出政治的年代,那时体育被当成了大政治,获得了一项世界冠军,全国都要向冠军学习,偶然的比赛成绩成为国家的巨大荣耀。在没有其他更多资源可助“荣耀”的年代,把体育成绩作为精神寄托聊胜于无。可是,今天我国的国力日益强大,许多成绩令世界惊奇,还那样过于强调体育的国家意识干什么?
体育就是一场娱乐,我们不应该人为突出这种娱乐的国家性政治性。参加体育比赛的人,可能会有多种想法,可能是为了就业,可能是为了脱贫,可能是为了奖金,可能是为了物质享受,为了比赛的刺激,为了面对挑战,等等,都值得我们尊重。在本届奥运会上,美国射击运动员马修·埃蒙斯拥吻着自己的妻子、刚刚获得10米气步枪冠军的捷克选手卡特琳娜说:“我爱你!我们终于有钱买一幢大窗户的房子了!”这样的情景同样会让我们感动不已,同样会让我们感受到体育之伟大。
正因为体育只是娱乐,所以,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是靠市场化运作经营体育,像中国这样举国家之力培养运动员运动队的不多。举办北京奥运会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也让我们改变了许多,以世界思维来发展中国,可能是我们今后必须面对的正确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