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56|回复: 3

[深圳人文] 文化的声音——崛起中的深圳文化系列述评之三

发表于 2013-3-15 08:20: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世纪以来,深圳率先在全国提出“文化立市”战略,继而打造“文化深圳”,各个领域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建设出一片郁郁葱葱的“文化绿洲”。

7.jpg

今年3月1日,欧洲最权威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咨询机构KEA在深圳开设了其在华的第一家办公室。吸引KEA的,是深圳浓郁的文化创意氛围。KEA创始人和董事会主席菲利普科恩希望,以此推动欧洲文化创意企业与中国、深圳的合作与发展。

文化,成为世界观察深圳的一个崭新视角,成为世界选择深圳的一个重要砝码。

新世纪以来,深圳率先在全国提出“文化立市”战略,继而打造“文化深圳”,各个领域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建设出一片郁郁葱葱的“文化绿洲”。

今天,文化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在深圳的城市综合实力版图中占据了显著位置。以开放、包容、现代、创新为主旋律的文化声音从深圳传向五湖四海,有力提升着城市的影响力与凝聚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08:21:20 | 查看全部
读书尚文成为城市新品格

今年春节期间,一位因求职未果而欲告别深圳的外来工,在24小时自助图书馆借到了一本渴望已久的新书后,毅然决定继续留在深圳,他在深圳图书馆郑重留言:“深圳很好,这里有其他地方没有的东西。”

由深圳自主研制的自助图书馆,被誉为“第三代”图书馆,属国内首创,在世界范围内尚无应用先例。 目前,已有200台自助图书馆遍布深圳街头巷尾。

不仅如此,深圳还是中国首个制定公共图书馆条例、首个建设“图书馆之城”的内地城市。2002年深圳拥有各级公共图书馆176家,2012年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达到643家,并形成了完善的图书馆服务网络,去年进馆人次达到了1200万。深圳三大书城的规模总量居中国城市之首,中心书城更是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的书城。深圳因此被国际书商联盟评为“活力图书之城”。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本质是共享。早在2000年,深圳就提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13年的不懈努力,深圳已经初步建立起设施齐全、产品丰富、机制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文化投入上,2003年深圳市级财政文体广播事业总预算为6.45亿元,到2011年,该项支出达30.1亿元,增涨了近4倍。深圳目前已形成星罗棋布的市、区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有群艺馆和文化馆站62个,各级各类文化广场381个,各类博物馆26个。

文化融入生活,市民便捷享受。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出市属公益性文化场馆全面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正式进入“零门槛”时代。读书月、市民文化大讲堂、创意十二月……贯穿全年、异常丰富的文化活动,所有市民都可以参与,成为文化的真正主人。

2000年首届深圳读书月参与群众为170万人次,到2012年第十三届已达近千万人次。

文化的声音通过无处不在的文化场所,传播到了每位市民和外来建设者的心中,浸润和温暖着他们的心灵,使读书、尚文逐渐成为城市的新风尚和新品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08:21:51 | 查看全部
“文化+科技”带动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一张嵌入三维码的纸卡,用智能手机读取后,卡通形象就跃然于手机屏幕上,还能以不同姿态跳舞、卖萌。这种领先世界的动漫视像技术,诞生于深圳华夏动漫集团,其核心设计团队平均年龄还不到27岁。

华夏动漫的制胜法宝,是“文化+科技”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产生的巨大能量在许多深圳的文化企业都能看到:环球数码公司承制了多部三维动画的制作和开发,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等国,迄今出口创汇额近500万美元;网游企业第七大道科技公司的小游戏闯出大天地,游戏产品覆盖128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用户高达1亿……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强,深圳文化的声音传播到了现代经济领域,深圳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成为带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

自2003年以来,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便以年均20%的速度快速发展。为文化企业“保驾护航”的,是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创新举措。

2009年1月,国内第一部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正式实施。随后,深圳又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确定每年集中5亿元专项资金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仅2012年,深圳就完成1000多个资助项目评审,扶持资金超过3亿元。

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深圳文化产业形成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新模式。目前,深圳文化产业园区已达50多个,重点文化企业约300家。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第八届深圳文博会文化产品出口的总交易额高达735亿元。而依托文博会这一平台以及强大的产业力量,深圳的文化产品出口占全国的20%,进口占全国的18%,成为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口岸,彰显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深圳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08:22:29 | 查看全部
创意设计无处不在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

今年初刚闭幕的第八届创意十二月上,聚集了创意界的诸多“大牌”:德国IF设计大奖组委会主席韦格曼、德国著名建筑师奥雷、俄罗斯功勋画家祝波夫、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他们均多次来深,并且已经在此有了属于自己的朋友圈。碰到记者采访时,他们的第一句话不是“你好”,而是“我们又见面了!”

2004年,深圳为文化发展提出了“设计之都”的新定位,以各种努力在这座城市聚集设计精英、让设计艺术无所不在。2008年,深圳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设计之都”的称号,成为全球第六个、中国第一个“设计之都”。

设计界精英纷至沓来投身这片热土。以工业设计为例,深圳目前拥有各类工业设计机构近5000家,近3年来深圳工业设计行业获得国际IF大奖和红点奖各26项;以珠宝设计为例,中国70%珠宝在深圳加工,中国90%珠宝设计师在深圳,深圳珠宝设计师达2万人之多……同时,深圳每年都举办多项大型公共文化创意设计活动,推动全民创意,整座城市创意气氛浓郁,设计元素处处可见。

“深圳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城市,每次来深圳,都会有新发现。”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汉斯的由衷感觉。

这里文艺精品迭出:《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走向复兴》、《迎风飘扬的旗》等唱遍大江南北。“十一五”期间,深圳文艺作品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475项,国际级奖项516项。

这里文化创新不断:深圳四次获得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称号,去年还荣获“全国文化创新奖特别奖”。这些,都成为深圳文化繁荣最澎湃的内驱力。

深圳文化的声音传播到了五湖四海,不断提升着深圳这座城市的影响力,增强着凝聚力。今天,人们有了这样的共识:深圳,已经是一个具有现代节奏、现代风尚、现代文化和现代价值观的“文化绿洲”。

来源:深圳特区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