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晶报记者 易少龄 侯耀清
如果你的银行账户是在2007年6月30日之前开立,那最近去银行办理业务时需要留意一下,因为近期一些银行已经陆续开展了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身份信息核实的工作,重点核查的是2007年6月30日之前以及用非居民身份证开立的银行账户,所有虚假匿名账户年底或被冻结“清除”。
在境内开户但不在境内使用,款项由境内其他银行卡划入,在境外进行刷卡消费或取现。
网上交易或卡对卡转账频繁,涉及账号众多且无规律,卡上余额都及时划走。
同一批次开的卡,或者同名账户的多张卡频繁进行相互间的转账并最终在境外套现。
在短时间内接受来自不同账号相同金额的划款,涉及数额巨大,又未向银行作出说明的。
重点清理虚假匿名账户
日前,中国银行在其官方网站上挂出了“关于开展个人人民币存款账户身份信息真实性核实工作”的公告。公告称,根据2011年底人民银行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存量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相关身份信息真实性核实工作的指导意见》,各银行在今年年底前要完成清理虚假匿名账户的核查工作,以保障存款人合法权益、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实名制,隐形小金库和洗钱活动将受到扫荡。
据了解,央行在《意见》中指出,到2013年12月底,各银行应全面完成核实工作,依法对存款人使用伪造、变造身份证件开立的虚假银行账户、假名银行账户、匿名银行账户进行清理,依法终止为身份不明的存款人提供服务。
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些银行都开始了着手对存款账户核查的工作。早在1月份,建行和光大银行已启动存量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相关身份信息真实性核实工作。其中,光大银行相关负责人回复表示,“若有账户属于前述核实范围的,要在核实期间内,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前往银行任一营业网点进行确认。对于未能及时到我行提交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进行身份核实的客户,将暂停账户服务。如果需继续使用该账户,可携带有效身份证件至我行任一营业网点办理身份核实确认手续后,重新开通账户服务。”
昨日,记者也先后致电平安、民生等多家商业银行。对方表示,目前已收到开展个人人民币存款账户身份信息核查工作的通知和要求,并已制定相应计划,随后将进行清查。不过,这些银行都暂没有指出未能及时核实信息的账户和账户金额如何处理。
或有效打击诈骗活动
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前不久他交房租前接到一条短信:“你好,我是房东,这段时间在外地出差,请把这次房租汇到工行某账号上,持卡人为朱X玲,转好了短信告知,谢谢。”王先生想都没想,就把两个月的租金共4800元汇了过去,可是没过多久,房东又打电话来催他交租金,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记者在微博上检索“诈骗短信”关键词,立即出现了143万余条微博,网友吐槽的诈骗活动更是花样百出。有银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近期,各家银行开展的清理虚假匿名账户行动,将能够有效打击此类诈骗活动。
记者了解到,按照人民银行有关文件的要求,银行在开展核实工作中,留存的居民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复印件已过有效期,或姓名为手写、生僻字等难以识别的,银行应要求存款人重新提交居民身份证原件进行核查;存款人的开户资料中未留存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的,银行应要求存款人重新提交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进行核查。
由于诈骗分子经常利用虚假身份来开户,难免会涉及到一些身份证无效或证件不齐全的情况,某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2007年之前银行还没有上线“公民身份联网核查系统”,办卡人可以持他人或者伪造的身份证开设个人人民币存款账户。而且,当时还可以批量办卡,造成了虚假账户的存在。
“此前出现的大量银行卡手机短信作案,几乎都是不法分子诱骗持卡人将资金转移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上,而这些账户基本上都不是诈骗分子本人的身份信息,并且绝大部分都是假名。”该人士表示,系统的启动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这些违法犯罪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