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46|回复: 2

家庭德育过度教养导致责任心缺失

发表于 2013-3-17 20:02: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现在的孩子责任心太差了!”这可能是很多父母对自己孩子的评价。但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主任李丹教授带领课题组展开对少年儿童的大范围调查后 却发现,儿童责任心降低并非全是孩子自己的错。父母对孩子的高期望、高投入,以及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生活方式等过度教养模式,导致少儿的责任心水平并未随着 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相反,到了小学高年级甚至初中以后,孩子的责任心尤其是自我管理能力,反而要低于小学一、二年级时期。李丹教授直言,当家长和社会都在 谴责现在的孩子责任心淡漠时,他们可能忘记了一点,正是自己对孩子的过度关注甚至干预,导致了孩子责任心的缺失。

  孩子考虑责任心开始计较成本

  对比上世纪80年代有关儿童责任心的调查,此次研究发现,在不同年龄层的儿童中,都有相当比例会从付出成本的角度考虑责任心问题。李丹称,儿童决定是否做一个符合他们责任心认知标准的行为时,会考虑自己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本。

 此次调查主要针对小学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和初二的学生进行,结果发现越是低年级的学生,越容易在责任心问题上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权威影响。几 乎每个年级中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自己的情感或者喜好因素来支配有关责任心的行为。而高年级学生对责任心行为的选择,则更多是出于成本的考虑,或者是为 了被身边的人认可。

  调查通过考察自我责任心、社会责任心和环境责任心,发现儿童对责任心的认知判断与真实的行为之间并不具有太多的一致性;相反,他们的责任心行为与自己情感体验之间一致性却更高,这就是俗话说的“知易行难”。因此“责任行为”应该成为教育者培养儿童责任心的聚焦点。

  社会责任取向高年级反而降低

  20多年前的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增长,选择社会责任感认知原则取向的比例明显提高;而此次调查发现,对于社会责任感的原则取向,到了初二有明显降低。

  李丹教授称,社会责任感的原则取向是最高层次的取向,即孩子不再依赖于自己的需求或者是外界的认可,而主动遵循的社会准则。按照发展规律,这一 比例应该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的,但是调查中,在二年级和四年级,这一比例都处于个位数水平,到了六年级有一个明显的上升,可到了初二时,这一比例却 有很大的下滑。调查还发现,家长或老师对孩子影响,存在跨年级的普遍性,而并未如从前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也就是说,来自家长或者老师的压力,对于 学生责任感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李丹称,这种年龄趋势的可能原因是:进入初中以后,家长对孩子的干预明显增加,尤其是学业方面的重视程度增加,但家长对生活自理和社会交往等方 面显然不够重视。生活自理和社会交往等学业以外的能力有很多属于心理学上的“社会技能”,社会技能欠缺将影响孩子的责任感等一系列生存能力的发展。

  高年级学生对他人需求考虑最少

  在调查责任心时,课题组发现,出于关爱他人、满足他人需求而付出责任心的选择,在低年级时都超过了20%,六年级时甚至超过30%,但是到了初二阶段,却下降到了19.3%。

  李丹解释,儿童的关爱取向不但是关注社会关系中另一方的感受和需求,还把对满足这些需要所付出的努力看作是责任心的体现。调查发现,在二年级和 四年级时,因为考虑到别人的需求而付出自己的责任心的人数比例都接近四分之一,到了六年级时有一个很明显的上升,达到了近三分之一,但是到了初二时却又会 明显下降。

  李丹教授称,这是因为六年级儿童刚刚告别小学,升学压力下降,在外部环境相对轻松的情况下,更有可能聚焦于他人的感受,尤其是来自家庭的需求。 问题是,本来可能在这一阶段有很大提升的责任感,却因为初二的来临而泡汤——初二年级来自课业的负担和成人的各种压力不断加大,导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根本 无暇关注他人的需求。长此以往,很可能导致学生对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淡漠,责任心下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6 11:34:3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6 18:20:01 | 查看全部
前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