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企业基层管理做好了,能下“金蛋”;班组协同管理了,能产生效益;思想工作做好了,能产生生产力;员工之间行为融合好了,安全能创造效益——
石壕煤矿“六融”创新班组管理有载体
张明英  图文
“发挥管理层的作用,达到“闭环管理”创效;发挥员工之间的“层级管理”,实现企业稳定增效;发挥政治思想工作作用,思想为安全护航是效益。”今以来,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又一次矿把强化班组“六融合”工作放到基层管理的方方面面,放到安全是煤矿生命线中重点抓,抓出了融合团队的力量,抓出了融合科技保安全的效益,抓出了融合思想教育是生产力的创新管理思维
管控融合
——闭环管理控制成本
“材料管理做到领用规范,跟踪管理,必定会降低企业成本。”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在135个班组材料领用管理中实施“管控”垂直管理,从物资供应部门到班组实施了“日控、周控、月控”材料的领用、回收复用跟踪管理。
在班组材料领用管理中,该矿还推行了“物流管理”体系,以基层队为储备单位,以班组为使用单位,对每班需要的物资供应,大型材料的使用,分为“矿控、对控、班组控”进行分系统管理,解决了物资领用24小时有人管。
对回收复用物资领用管理实施了“笔对管理”,建立起领用台帐和回收台账进行“三对口”笔对管理,即领用、消耗、回收数量进行笔对,对回收后的材料进行修复再利用,
据了解,每月回收复用材料费达到500万元以上,通过管控90%的班组实现节能降耗向材料消耗复用要效益。
职能融合
——思想融合是生产力
抓生产的只管生产,抓安全的只管安全,抓政工的只管思想教育,各自为政,互不来往,看似取得了效益,实则是没有实现企业管理的整合和融合。
如何解决各职能部门相互之间的融合?达到思想统一,管理统一是效益的目标实现,该矿党委把管理思想、员工思想教育是效益列入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中,开展了“政治思想是生产力”的宣传教育活动,以科包队,队包班,政工部门包连队,群团部门包安全的工作方法,以“一日报”为载体,对在班组员工中发生的小问题进行联责联保处理,确保了每天发生员工身边的是有专人负责处理。
今年1~9月,该矿党委通过融合职能提升管理工作互保,强化落实“思想工作是生产力”,实现了无上访的不稳定问题发生。
质量融合
——质量是生命安全线
“质量是生命安全保障线。”仅有10个字的口号中,没有夸张的形容词,却用“生命”、“安全”和“保障”向员工诠释了煤矿安全离不开质量标准化建设。
在该矿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它不仅仅是工程质量好坏的单一表现,融入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新慨念。井下各个工作地点安不安全,首先,看工程质量;其次,看现场标准;再次,就是看人的行为素质,就知道员工在安全行为中落实了多少,就知道矿井在安全投入有多少。
如何兑现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呢?该矿除了有一套严格的“手口示意”管理办法外,对采、掘、机、通、运、抽等班组员工的安全“行为素质”教育进行分口监管,通过“正激励”奖励办法进行去引导抓安全,保安全。凡参加安全学习的员工日补助奖学金5元,完成一道安全家庭作业题奖励1元。同时,对员工工资分配实行安全工资与绩效工资分开管理,以递进式安全绩效基础奖励,凡在当月安全工作中实现“三无”,即无违章、无事故、无伤害,即使生产任务没有完成,安全奖励一分不少兑现。
包保融合
——五员协同强化安全
提升员工行为素质是解决煤矿安全的重要手段。在煤矿,员工文化素质普遍低的情况下,该矿从“两提升”着手,实施了“五员协同”安全管理机制,从现场监管到环境文明,从文化素质到行为素质提升进行有机整合。
在员工素质“两提升”中,该矿对提升员工“文化素质”和“行为素质”进行区别对待,明确“文化素质”提升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行为素质”提升需要重视“过程教育”,从文化素质差中转变到重点修补“行为素质”教育上,把规程、制度变成一句话,易于记忆等方式,解决了员工安全从“我不愿违”到“我不想违”的“行为素质”提升转变。
在“五员协同”管理中,该矿把班组员工的安全监管分为五大板块,即党员、团员、会员和青安岗员、安全网员构成,围绕党政工团“六位一体”齐抓共管,实行一对一,多对一“包保”安全,从而达到了“我在现场,我就是安全员”的协同管理的落实。
两年来,该矿实现安全向令奋斗,实现无重大伤亡零目标。员工违章率下降了95%,85%的班组实现了无违章,无轻伤。
科技融合
——科技增效保障安全
煤矿离开科技谈安全,那就是一句空话。煤矿走科技保安全发展之路是员工生命安全的保护伞,缺少了这一支撑,必定会导致事故不断,伤亡不断。
煤矿生产是拿来主义,使用的采掘机具都是科研单位研发,设备制造商生产,在先进的装备,势必在理论上很科学,运用到实际环境中,机械事故导致的伤害也不少。机运事故占据全国煤炭行业事故的80%以上。
如何突破安全靠科技保障的目标,该矿把科技保安全解读为六个字,“给力、减负、增效”,在全国煤炭行业的企业中率先建立起科技科,以135个班组的班组长、安全员、技术骨干组成一个,随时能组合的科技班组,200多名机动的成员,通过2年时间实施“科技兴安,技术保安,创新促安”系列活动,先后解决了因设备制造缺陷,因环境不实用导致的安全事故,促进了员工技术保安中懂得了,安全必须依靠科技,安全必须重视技术培养,事故不点,“矿无宁日“的问题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
据悉,3年来,该矿通过科技创效保安全,年实现科技创效1000万元,50多个科研项目受到集团、子公司好评。瓦斯抽采“水、气、渣”自动分离器的研究成功,解决了世界级的瓦斯抽采钻孔防突出、作业环境脏乱差的管理难题。
文化融合
——文化改变员工行为
有人说,员工文化素质差是煤矿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但在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2500多名员工看来,这一观点该改改了,员工行为素质差才是煤矿安全的杀手。
要改变员工素质,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改变员工安全行为,只要比照煤矿《安全规程》,提升员工“行为素质”,员工安全行为可以在短期内得到很好解决。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通过“文化价值”融合安全生产,从安全文化进头面,班组文化进员工,企业文化进社区等“三条线”的企业文化建设,从提升人的“行为素质”向转变员工的安全行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文化融合,改变的是员工观念与行为的统一,改变的是通过文化互补环境文明带来的示范教育抓安全的效果。
近3年来,该矿在安全文化、班组文化、社区文化中投入近1000万元,以文化提升员工行为,改变矿区地面环境,井下生产作用环境的脏、乱、差现状,向规范化、文化化、行为化的教育转变,环境文明带来了安全有保障,行为文明带来的安全大发展。
据了解,该矿通过文化建设互补安全监管,通过文化素养互补员工行为素质提升,与同期相比,员工违章行为实现逐年下降,降低了95%,实现无重大伤亡的向零奋斗的目标。员工安全收入月递进奖励突破1万元大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