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09|回复: 0

[财经人论财经事]消费者应增强维权意识

发表于 2013-3-18 15:34: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广网北京3月1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315过去了,又有很多企业被央视曝光了,大众汽车就是其中的一家,但是曝光之后大众官方并无反映,而最终是在国家质检总局出面后主动才谈到召回的细节。

    嘉宾谢卫列表示,这是典型的“见了棺材才掉泪”,外企之所以这样,归根到底是与我国的宏观和微观环境有关。

    谢卫列:这次有两个第一,一个是从全球经济的高度看,全球汽车产业的整体结构是一种过剩的状态,跨国公司在全球最大的市场上经历了头一次被职能部门的点名,恰恰印证了一句话叫媒体的一小步而社会的一大步。此外中国汽车市场经历十年的爆发增长之后,经历了一个微增长的拐点。

    10月1日家用轿车新三包政策的积极实施,使跨国公司、合资公司甚至自主品牌在汽车、家电各个领域都经历了全线告急,总之,这说明汽车产业进入了一个调整期。

    很多国外的汽车品牌,在宣布召回的时候,往往在中国也有同型号的产品的情况下,忽略中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谢卫列:这可能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种普遍性的特殊性,从普遍性的角度讲大众门事件,主要的外因是跨国公司在华没有匹配的服务和对策,尤其钻中国市场不具备完善法律空间的空子,大力降低运营成本。所谓以人为本的朴实原则,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上则形成了以人民币为本的不和谐的声音。

    但是他们恰恰忽略了中国消费环境和中国消费者素质的整体的提高。我曾经参与过央视晚会前期的市场调研,所以我有切身的感受,类似大众这种跨国公司它之所以有恃无恐,是在心态上轻视中国用户,而在服务上更加漠视中国市场。

    大众门其实是个别高管自视甚高,误导了大众高层,从而导致了事态的扩大。大众今天的困局恰恰是欺上瞒下的结果,所以他们有恃无恐的背后其实就是钻法律的空子,漠视消费者的权益。

    16日,国家质检总局向大众公司施压,大众发布了一个公告表示会主动配合召回DSG问题,但是目前为止,问题的具体细节还没有定论。这似乎是一种消极应对的态度。

    谢卫列:这涉及到两个环境,第一个是舆论环境,如何改善舆论环境让跨国公司对中国消费者一视同仁,这不得不通过舆论监督。在这里我想借用李克强总理对全国媒体全球媒体的一句话,行服务大道、以诚信为本、立民众天下。

    其实从企业社会责任来讲,一方面国内需要配套法规,另一方面需要媒体加强监督,最主要还是消费者依靠自身的权益,利用国家给予的政策,利用好媒体的监督,最终维护好自己权益,使自己享受到真正的普惠原则和一视同仁的国民待遇。

    在国外,尤其是在美国,某家公司如果因为诚信问题欺骗了消费者,这家公司将面对的是几百万或者几千万的罚款,甚至上亿的罚款。

    谢卫列:跨国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好,或者在中国政策环境下降低服务标准也好,最主要的是能不能以一种正确的普惠的心态来对待中国的消费者,在这个过程当中跨国公司的滞后一方面是自身的内因,另外从外因来看,我国也应当加快法规和相关细则的完善,另一方面,应该构筑强有力的媒体监督,中国的法规在实施时会有一定的滞延性。

    在国外,依托于一个判例就可以改变一个行业的消费者的维权状态,在中国目前来说还不具备这样成熟的法律环境,所以媒体的社会责任或者政府职能的执政为民的心态就相对更重要了。

    所以在今天的政策环境下一个315晚会别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希望老百姓像网上评论的那样希望天天是315而不是晚会,而是消费者维权的一种聚会,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媒体或者说我们的政府职能部门应该携起手来,让外国的跨国企业明白在中国没有特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