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省级工法”班组“造”
3月18日,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公布的省级工法中,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申报的《发电机定子平面转向工艺吊装就位施工工法》格外引人注目。因为这项工法的“问世”将定子吊装的成本降低了3倍,再有这项工法是由该公司一线施工班组“发明”的,与其配套的“转盘”等独特的工器具也是班组“制造”出来的。
发电机定子的是发电厂的“心脏”,而定子“平面转向”这道难题让众多电建施工企业头疼不已。你别看定子拥有数百吨的伟岸“身躯”,其实特别“娇气”。卸车和吊装就位时需要将其旋转180度,其过程不仅程序繁琐,而且极其危险。因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小磕碰就会对定子造成“内伤”,轻者影响使用寿命,重则“罢工”。再有,在“转向”时,要上百个作业人员齐上阵,在定子四周系上几十根粗麻绳,手拉肩扛来完成转向。这种“人海战术”耗时费工不说,而且参战人员的力气有大有小,“力道”难已统一,安全作业无法保证。
该公司大件吊装队起重班为解决这道难题先后模拟试验“吊钩+滑轮组”单面牵引、“吊钩+横梁”双面牵引等20多种办法,效果不理想。去年秋天,他们又开始尝试用“双拼横梁”进行试验,即将现有的2根吊装梁加槽钢连接成箱型,置于吊装起吊绳中间位置,起重机将定子(模拟)吊起后,转动双拼横梁,即可完成“转向”。模拟试验获得成果后,在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班组将“箱型”梁进行改造,增加强度,缩短尺寸,使其更加轻便灵活。经过9次定子吊装的实战测试及不断“修改”,终于制作出小巧玲珑的专用“转盘”。小转盘投入使用后,只需10个人,1个多小时即可完成定子的转向,既省时又安全。(夏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