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61|回复: 0

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关键要加强技能培训

发表于 2013-3-19 21:34: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加剧就业压力

  破解结构性矛盾呼唤高质量就业

  关键要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中工网讯 (记者郑莉 张锐)用工荒与招工难并存,职工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农民工用脚投票,大学生有学历没技术——这些“就业结构性矛盾”让沿海企业很焦虑,也让求职者就业质量大打折扣,如今,这种焦虑情绪更从沿海向内地蔓延。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作为民生之本的就业,吸引了代表委员的关注。

  “老目标背后有新压力。”全国人大代表么志义注意到这样一个数据:2013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00万人。“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要实现高质量就业并不容易。”

  “高质量就业应是稳定的、有发展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鸣起发现,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因技能水平不高,实现稳定就业难度仍较大。

  根据全国总工会2012年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无技术等级职工中,84.1%为小学及以下教育水平;无技术职称职工中,77.9%只是小学毕业。

  与此相对的是,各地劳动力市场对技工的供求倍率处于1:3~1:4之间,短缺程度严重的地区更高达1:6。职工教育水平低、缺乏职业培训,使低技能求职者被企业拒之门外,而技工短缺甚至使一些企业无法正常开工。

  “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首先要加强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代表委员们有着一个共识:怀揣一技之长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基础。

  张鸣起代表建议,改革教育体制,理顺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特别是抓紧研究将义务教育优先延伸至中等职业教育的可行性,制定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优惠扶持政策。“力争到‘十二五’规划末期,使所有不再继续接受普通教育的城乡初高中毕业生,都有机会完成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么志义代表建议,提高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比例,大幅提高政府对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经费补贴,延长青少年接受职业教育年限。

  在实现高质量就业过程中,工会大有作为。据了解,“十一五”期间,1089万人次接受了工会组织的培训,661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将工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纳入国家技能职业教育培训体系,通过购买培训等方式扶持群团组织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经审会主任李世明建议,应进一步发挥工会等群团组织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中的作用,形成合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高质量就业,受益的不仅是劳动者。各级党委政府应重新审视人力资本投资,将它看做一项事关国力强弱、民族兴衰的基础投资。”张鸣起代表说。

来源:工人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