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眼下人力成本上升是不争的事实,有人说“在建筑工地搬砖头,一天也能挣百八十元”,工资高了员工自然高兴,可也有企业面对人力成本的上升喊“亚历山大”,甚至有老板把企业迁往偏远地区、以应对人力成本的上涨。当前一方面存在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要实现居民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小康目标。
人力成本上升该不该,应如何看待其利弊?笔者认为,既然人力成本的上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就说明其具有必然性、合理性。有道是:存在即合理。任何事物、现象的出现和存在,在一定时期内都有其合理性。对于人力成本上升的是与非,也应如此。
不过,我们在评说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人力成本的概念内涵。企业的人力成本常常被认为是企业员工工资或是工资福利等的支出,其实不然。作为人力成本,除了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以及保险、福利等支出外,还应包括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控制等成本支出,包括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等费用的支出。所以,人力成本不等于员工工资,不等于员工收入,不等于员工的生活水平。同样,企业人力成本上升,并不代表企业员工工资增长,并不代表员工收入增加,并不代表员工生活水平提高。
如上所述,企业人力成本的上升,笔者认为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第一,企业人力成本上升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社会发展进步是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为什么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都比发展中国家高,就因为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走在发展中国家前面几十年、几百年,经济水平更高。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商品的价格不断攀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我们就知道,现在的物价水平比过去不知要高出多少倍。由于物价水平的上涨,货币购买力的下降,继之而来的必然是企业员工工资的上升,否则就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过去一个普工劳动一天挣个20元左右,现在一天能挣100多元。拿笔者来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刚参加工作时,一个月只拿不到200元的工资,现在每月能拿2000多元。总之,由于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物价上涨,带来员工工资上涨,也必然带来企业人力成本上升,但是,企业人力成本上升并不表明员工实际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第二,企业人力成本上升符合企业普通员工的共同心愿。虽说企业人力成本上升并不代表企业员工工资必然增加,但是,企业人力成本毕竟包括了员工工资和福利等的支出在内,而且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对于企业普通员工来说,工资收入是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收入来源,他们当然希望企业能增加员工的工资,改善员工的福利待遇。因员工工资增加和福利待遇改善而带来的企业人力成本上升,当然是企业普通员工最期盼的,符合他们的切身利益,符合他们盼望涨薪的心愿。
第三,企业人力成本上升符合企业的根本利益。市场经济社会,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和目的。但是,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得最大利益,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更新、产品升级,不断开发新的产品、技术,必须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而这一切的实现都有赖于企业员工的智慧,有赖于企业员工的努力付出,它要求企业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加大在人力成本投入,通过教育培训让员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创造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可见,企业人力成本上升,对于企业和员工是双赢的。对于企业来说,开发了新产品、新技术、新手段、新工艺,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于企业员工来说,不但学习了新知识,掌握了新技术,提高了工作能力和劳动效率,而且还会随企业效益的上升而增加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
第四,企业人力成本上升符合党的民生政策要求。党的十八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收入持续得到增长,实现居民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小康目标。什么是民生?老百姓的生活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就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在企业,让员工收入增加,让员工生活改善,就是最大的民生。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牢固树立正确的民生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企业员工的根本利益,让所有员工过上好日子,让员工普遍感到幸福。所以,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应增加人力成本投入,力所能及地增加员工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让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员工。这既是民心所向,更是民生所求。
由此可见,企业人力成本上升,不但应该,不但有利,而且必然,而且合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