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眼下人力成本上升是不争的事实,有人说“在建筑工地搬砖头,一天也能挣百八十元”,工资高了员工自然高兴,可也有企业面对人力成本的上升喊“亚历山大”,甚至有老板把企业迁往偏远地区、以应对人力成本的上涨。当前一方面存在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要实现居民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小康目标。在两者之间到底该如何抉择呢?
    我内弟去年冬天刚盖的楼房,据测算,单说房子的成本中,料钱和人工费基本是各占50%了。而我的房子在2008年盖的,那个时候我们也记着账本,人工费约占30%。而当时的日工资是大工每天60元,现在最低的120元。确实人力成本不仅数值上在增加,所占产品的比重也在增加。在慨叹物价上涨的同时,也为工人受的苦感觉到不容易,觉得不涨不行。
    一提起涨工资,总有两种不同的反映,民众在高兴的同时,在担忧涨的工资是否还有其应有价值,实际购买力是否得到同步提高。而企业最直接的反映就是觉得为企业员工涨工资是企业的负担。其实,产品的价格上涨中,人力成本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反对总拿人力资本说事的风气。面对人力资本的上升,作为企业来说还应该大有潜力可挖,可为,企业通过各种管理方法完全可以将上升的人力资本,消化掉。因此,如何消化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中的人力成本,提升职工技能、创新能力成为必须,开发人力资源成为当前消化人力成本的好方法。
     消化人力成本必须注重对人力资源的整合,生产过程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将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岗位,发挥每个人的特长,用人之长,使其感兴趣,有自动自发的动力,无形中就激发其本身最大的能量。现在有学而优则仕、专而优则管的趋势, 而这样的做法未必合适,不仅浪费了人力资源,还影响了工作,增加了成本,得不偿失。 
       消化人力成本,必须提高素质和能力。职工基本素质低或者不能与时俱进,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就达不到时代要求和企业要求,这除了许多企业培训能力差、没把功夫放到提高就业者自身素质、业务技能上外,与个人是否好学、上进也有关系。石家庄百纳利安驾校多年来,一直注重从基层的教练分队和业务人员中选出优秀的备用人才,根据其岗位表现、特长和兴趣,选择相应的专业,送其到清华大学进行专修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因为经过专业的培训,使其素质高,能力强,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速度就快,实现了高速、高效,从而降低了人力、管理成本。      消化人力成本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和科技含量。一项小创新,可能让原本3人干的活变成2人干的,这就降低了人力成本。 一项小技改,可能让一人由生产3吨煤提高到6吨。而效率提高后,单位产品的成本就会降低,给利润打开增长的空间。利润是企业的命脉,自然也是班组的命脉。而在产品当中,成本低了利润自然就高。成本是影响利润好坏的根本,所以成本控制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在生产过程中,人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人是最重要的,因为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人的作用。所以发挥人的最大作用和价值,就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力成本。 产品成本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管理、开发好人力资源,发挥其最大价值的同时,应该多从原材料成本、管理成本、服务成本、售后成本等方面入手,降低成本。不要总拿员工的工资说事。不仅要想到自己的企业能否支撑,还要想到员工的家庭能否支撑,企业与职工是同命体,人力成本的增加是必须的、必要的、必然的,不要做无效果的事情,不要逆大势。要在尊重人力成本上升的基础上,通过别的方法来降低成本,增加自身竞争力,实现与职工共同收入,共同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