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84|回复: 18

从下岗职工到“发明专业户”

发表于 2013-3-25 02:22: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下岗职工到“发明专业户”



     河南   初卫平  王远程



      37岁的岳为是河南中原油田采油二厂准备大队油管修复队职工。先后经历过两次下岗的他,却有着15项创新成果,12项国家专利,凭着永不言败的精神,他从一名下岗职工成为国家级优秀发明人,省级技术创新能手,工友们戏称他为“发明专业户”。他是怎样提高创新能力的,又是如何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呢?带着系列疑问,笔者于324日中午走进了岳为。   

    岳为从重庆石油学校毕业后踏上了工作岗位,由于不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到一年就被淘汰下岗了。重新上岗不久,谁知,又恰好碰上单位进行改制,他再一次下岗了,面对人生的两次下岗,他开始对工作有点泄气了 。  
      正在这时,企业要筹建抽油杆扶正器固化生产线,单位经过优中选优,选择了24名身怀绝技绝活,有真才实学的员工参与到建设中去,谁知岳为竟落选了,不过,看着那些平时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的员工,岳为心里还是感到极不服气,可是自己苦于没有创新能力,自己每天只好给油井擦油,每天累的精疲力尽不说,在薪水上和有成果的员工相比差了很多。   
   恰好,同事付瑞强针对油井烧盘根井口跑油等因素,利用工作之余进行革新,不久就研制出了润滑型光杆密封器,应用后不仅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难题,还使光杆、盘根等关键部位使用寿命延长了3—5倍,不仅节约了材料,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困扰生产的难题,得到了企业3000元奖励,岳为看后眼前一亮,从那以后,他便深深地喜欢上了创新。这不,筹建固化生产线消息一出来,他便主动请缨筹建固化生产线。
   在同事的大力帮助下,生产线顺利建好了,谁知在试运行时,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有气泡,就是有裂痕,岳为偏偏不信这个邪,他和同事反复摸索,寻找问题的症结,最终发现,造成产品不合格的原因出在抽油杆扶正器,当时市场上没有针对石油行业的注塑机,厂家也没有能力去做,怎么办?

   为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研制出新型注塑机,他先后跑到河南郑州模具厂“偷”本领。设计关键环节时,尽管自己磨破了嘴,人家却不搭腔,但不甘失败的他自有办法,人家不教,他就站在旁边看,不管别人的态度如何冷淡,岳为总是脸上挂满了微笑。最终,那些师傅们逐渐喜欢上了这个诚恳、随和的小伙子,手把手地教给他如何制作模具,并提供给他一些技术制作的关键数据。

    回到单位后他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成功设计,研制出了适应生产的抽油机扶正器,投入生产运行后,日生产能力可达120根,每年可节省成本144万元。这也诞生了他的第一个国家专利。

       2004年,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他凭借着永不言败的精神,主动请缨担任质量监督员,利用工余时间不断进行研究,不断从失败中总结得失,创新技术不断完善,仅井下工具这一领域,他的国家专利就有5项之多,成了单位的创新的名人。
      在日生日落,寒来暑往的日子里,岳为不断从成功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源头上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他设计出第二代除垢工具——双向可调节式除垢器,通过对企业10余口油井进行作业跟踪,使用除垢器清洗后的油管,每根油管使用寿命延长了51天,一年减少作业施工费23万元,加上抽油机停机造成的损失,每年可创经济效益74万元,大大降低了生产维修成本。

    十年磨一剑。从初出茅庐的下岗小伙子,成长为今天的技术创新带头人,岳为经历了痛苦的蜕变,其辛勤的汗水,领导的鼓励,使他获得了一项又一项的殊荣——从2001年至今,他有15项创新成果被确认,其中有12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9项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创直接经济效益1600万元。先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委先进个人,入选了《国家发明专利人年鉴》,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河南省授予“十大杰出青年”、“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岳为最后掷地有声地笔者说:“学习是提高创新能力的主要源泉,没有学习的韧劲就不会获得成功,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会绝不停歇,永不放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08:14:00 | 查看全部
便试着找到在施工现场忙碌的岳为说:“你不是经常喜欢创新吗,抽油杆扶正器固化生产线有你来负责,你能不能胜任吗?”
初老师,请将“吗”改成“呢”,或者去掉一个“不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08:29:0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12:20:51 | 查看全部
感谢登高的温石和夏老师的支持,已在第一时间进行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12:25:40 | 查看全部
感谢玲子老师加亮,鲜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15:24:16 | 查看全部
总感觉还有故事可写,15项创新成果,12项国家专利,那得付出多少个日日夜夜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19:00:45 | 查看全部
谢新宇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19:04:29 | 查看全部
总觉得是人物自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20:07:16 | 查看全部
原来,1995年,20岁的岳为从重庆石油学校毕业后踏上了工作岗位,但不到一年他就下岗了。再一次上岗不久,因为单位改制,他又一次下岗了。

   一次又一次的上岗下岗,
初老师!列具几句话,你细读————个人认为文章可以精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20:19:51 | 查看全部
多谢支持,已经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