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3|回复: 0

转方式,迎难而上才有美好未来

发表于 2013-3-25 08:37: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重霾之下,人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谈何健康中国!重霾之下,天空被灰霾所笼罩,谈何美丽中国!重霾之下,连呼吸都不畅通,谈何幸福中国!”在全国政协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当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何维委员连发质疑,人民大会堂顿时响起热烈掌声。

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无画处看有画,不约而同爆发的掌声,往往最能代表与会者的真实心声,最能反映民心所向。从大会堂骤然响起的掌声里,分明听到了治理环境污染的迫切需求,分明听到了摒弃高污染、高能耗发展方式的热烈吁请,分明听到了追求科学发展的强烈冲动。

转方式是近几年两会的热门话题。我们骄傲,世界经济难以离开“中国制造”,我们也反思,多数出口商品是贴牌产品;我们自豪世界经济复苏要看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我们也担忧,简单加工制造模式附加值低。更何况,环境资源约束、人口红利递减、权利意识觉醒交织而来,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正因为此,我们不再固步自封地迷恋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而是以化蛹成蝶的勇气追求发展的质量和内涵。《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数据,标注着转方式取得的成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7.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5.7%和17.5%,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07年的1.4%提高到2012年的1.97%。

转方式存在诸多难度:对企业来说,转方式意味着生产成本提高,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对政府而言,转方式将经历发展速度的放缓,与稳定增长如何统筹兼顾?产业升级腾笼换鸟,与促进就业如何并行不悖?这甚至需要走钢丝般的平衡艺术。而随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公众环境意识迅速提升,对环境污染更加敏感,对健康生活期望更高,这为转方式带来了更大的预期压力。

然而,越是难就越要转,越要迎难而上,因为山重水复往往指向柳暗花明,另辟蹊径常常通往别有洞天。“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决不能趟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固步自封,一定拿出政治决心和政治勇气,自觉摒弃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主动追求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科学发展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