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79|回复: 3

[深圳新闻] 油价终迎来今年第一跌 深圳93号汽油重返“7元时代”

发表于 2013-3-27 08:36: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6.jpg
加油站工作人员正在为车辆加油。

93号汽油今晨跌进"7"时代

调整后价格降为93号汽油每升7.84元 97号汽油每升8.49元

今日凌晨,油价终于迎来了今年的第一跌,深圳93号汽油重返“7元时代”。

国家发改委昨晚发布了关于下调成品油价格的通知,决定自3月27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310元和300元。目前深圳成品油最新零售价格是:0号柴油每升7.49元,下调0.26元;93号汽油每升7.84元,下调0.25元;97号汽油每升8.49元,下调0.27元;98号汽油每升9.73元,下调0.27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08:37:01 | 查看全部
多家机构数据显示,三地原油变化率早已冲破-4%的红线,截至本月25日已达-5.40%。到本月26日距离上次调油价刚好22个工作日,两个调油价的条件均已满足,不少消费者都在期待油价下调。正在新洲路中石化加油站加油的出租车司机李师傅对油价下调非常高兴:“不光是下调了几毛钱,主要是调价越来越有个谱了,该涨就涨该降就降,只要符合调价条件就及时调整。”

国家发改委昨日还同时公布了完善后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成品油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取消挂靠国际市场油种平均价格波动4%的调价幅度限制。按照新机制要求,成品油价格每10个工作日都会调整一次。但当汽、柴油的涨价或降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折合到每升调价金额不足5分钱时,为节约社会成本,零售价格暂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相关新闻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谈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升降周期有望“短平快”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昨日公布了完善后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成品油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取消挂靠国际市场油种平均价格波动4%的调价幅度限制。为什么要如此调整?它将发挥哪些积极作用?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08:37:35 | 查看全部
解决调价周期过长等问题

这位负责人说,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2008年年底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时确立的,总体运行比较顺畅。4年多来,国家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10降15涨共25次调整,基本理顺了成品油价格关系,保证了成品油市场正常供应。同时,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口原油规模不断扩大,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由2000年的30.2%上升至2012年的57.8%。

他说,各方面普遍认为,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确定的原则、办法以及相关配套措施,应坚定不移地推进。“但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调价周期过长,调价边界条件较高以及挂靠油种如何适应形势变化等问题,需在实践中逐步加以完善。为此,我们对现行价格机制近年来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总结评估,在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单位、专家学者以及部分消费者意见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方案。”这位负责人说。

调价周期缩短至10个工作日

这位负责人说,调整完善机制的主要内容是缩短调价周期,取消4%的调价幅度限制,调整挂靠油种。

“具体说:一是将成品油调价周期由现行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同时将计价办法由原来的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改为10个工作日的平均价格。二是取消了国际市场油价波动4%才能调价的幅度限制。三是根据国内原油进口结构变化,适当调整了挂靠油种。”他说,由于此次价格机制的完善总体上属于在现行体制机制框架内的适当调整,国内油价水平的影响仍主要取决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走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08:38:23 | 查看全部
继续补贴公益行业和弱势群体

这位负责人说,2008年年底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时,建立完善了对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给予补贴等配套机制,完善后的机制要继续落实好这些措施。

他表示,国家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只增不减。成品油价格变动引起的农民种粮成本增支,继续纳入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统筹考虑给予补贴。 另外,对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含岛际和农村水路客运)、林业、渔业(含远洋渔业)继续给予补贴。成品油价格调整影响上述行业增加的成本,由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的方式给予补贴。国家将对出租车在运价调整前因油价上涨增加的成本,继续实行临时补贴。各地将综合考虑成品油、液化气等调价和市场物价变动因素,继续通过补贴等措施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来源: 深圳晚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