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16|回复: 7

“做好三道题”提升班组创新能力

发表于 2013-3-27 11:39: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是企业最前沿的安全生产阵地,同时是企业创造丰厚利润源、推进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细胞和基础。企业要发展,班组创新能力的提升刻不容缓,制度因循守旧、思想保守僵硬,势必让班组创新陷入一潭死水,一个细胞的不健康势必危及企业整个肌体的健康,因此,要累积班组发展正能量,须——
                                               “做好三道题”提升班组创新能力
                                                 盘江精煤股份公司土城矿  刘佳跃
        在今年的“两会”上,班组创新能力不足,企业人力成本上升的问题引来平台一片热议,谢春玲老师在1125期主持词中说,要提高班组创新能力,首先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全员提素。她还从平台上传的多篇主题文字中,沙里淘金般挖掘出多名班组长对班组职工素质提升缓慢、创新能力不足的看法,同时对松藻煤电、安徽淮北矿业岱河矿业公司、安徽凤阳供电公司在职工提素、创新提速方面的做法进行了总结。
    从认识到行动、从思路到成果、从氛围到激励、从引导到培训、从个人英雄到团队精神、从一时一地到持续性……在1126期主持词中,三位主持人的《大多数班组职工摸不到创新的边儿》成为引领本期文字主题的一根红线。那么如何实现班组全员提素,累积班组创新正能量呢?笔者认为要做好三道题。
        首先要做好为什么“创”这道题。通过深入班组与职工面对面交谈,大多数职工对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知之甚少。在他们的观念中,认为创新是上级、是领导的事,他们的职责就是完成当班任务,创新高不可攀,与他们无关。要解决这个难题,作为企业应该大张旗鼓地开展与创新有关的基本常识宣传,从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这个根本话题入手,让每一名职工明白每进行一项工作,完成一项任务都需要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效率,增加效益。进行必要的工艺、工序、方法、科技创新,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也能够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难题,为自己,为他人创造良好的生产作业条件,因此必须每个人都要树立创新意识,主动参与创新,积极开拓创新。
    其次要破解创新思想惰性这道题。“每天就是出那么几吨煤,打那么几米进尺,创新的想法倒是不少,但是来回一折腾,晚上下班后累得都不行了,想要创新的念头逐渐蔫吧了。”“创新好是好,但是又不多拿一分钱,谁有那个心思去弄那些玩意。”在与班组长的交谈中,大多数人对创新持排斥态度,认为创新耽误生产,工作太忙心有余而力不足。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思想惰性在作怪。纵观一些企业的班组长,由于怕担风险,怕负责任,在工作中为传统思维所束缚,习惯于照搬照抄过去条条框框,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创造性。要解决这个难题,作为企业要深入班队组查找产生这些思想的根源,有针对性地制定一系列鼓励创新的考核激励机制,让班组长明白创新于企业、于班组、于自身的诸多益处,在日常工作中敢想、敢为,真说,真做,让创新成果、创新蛋糕看得见摸得着,而不是光有口号没有行动,光有要求没有实惠,从而使创新源泉真正活起来,创新人物真正火起来。
         三要破解“创新”成果长不高这道难题。一名班组长对笔者说起这样一件事:他一年有三项创新成果,结果企业给了他几百元奖励后,这些创新成果就被锁进抽屉睡大觉,既没有在生产中得到推广运用,也没有转化成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生产条件的实践成果。他表示进行创新并不完全为了钱,而是希望自己的创新能够在企业得到运用,没用实践运用等于没有创新,当然也就没有自身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要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企业应该突破观念层面的思想束缚,将创新放在实践层面去思考和推进,从企业科学发展这个大局出发,突破思维定势去谋划创新,放开手脚去实践创新。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推进发展,要帮助、指导班组在开阔视野中去创新、在克难攻坚中去创新、在真抓实干中去创新。对于在创新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班队组职工,要动用一切宣传舆论工具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勤奋学习、勇于进取的作风,弘扬他们不甘人后、大胆创新的精神,在班组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创新氛围。班组要结合实际,利用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教授以及师带徒、老带新等形式,坚持在顽疾整理中寻找创新对策、在失误追溯中吸取教训、在成功经验中获得启示,经过滴水穿石、积沙成塔式的工作开展和效果检验,逐步提高创新能力,形成自上而下,由表及里的创新创效体系。
        班组创新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班组创新已经成为一种时代主流,不创新就会落后,落后就会被淘汰。要形成班组创新的强大动力,每一名职工都不能当旁观者,而是要做参与者和实践者,要自觉把自己融进这股洪流之中,既当一支“手电筒”,照亮自己的创新之路,让自己会创新、能创新、敢创新,同时要做一盏“聚光灯”,教会身边的工友、同事用科学的观点来查找创新差距,用实践的眼光来看待和实施创新,从而找准方向、找对方法,少走弯路错路,唯此,才能形成班组创新的强大动力和浓厚氛围。人人都是创新者,事事都成创新源,能创、会创、敢创,创得出来、推得出去、用得上、见效果,班组创新正能量定能天时地利人和,发挥出强大的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11:39:51 | 查看全部
恳望各位老师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7 11:44:56 | 查看全部
川煤集团广能李子垭南煤矿李晓波认为要提升班组创新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12:04:08 | 查看全部
请汪老师明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12:06:45 | 查看全部
确实有问题,表达不清楚,我已经删去,请汪老师再作指导。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00:41:29 | 查看全部
三道题出得好。

按主持词的格式去写更妙。

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07:59:25 | 查看全部
谢谢罗老师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11:45:51 | 查看全部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