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质量报》把十八大宣传做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突出质量特色,措施过硬,精益求精,有声有色,受到质检总局领导及不少读者的肯定与好评。截至目前,该报十八大报道刊发头条21个、发稿90余篇,开设专版10块,总计12万字,其中会前报道头条11个、稿件36篇。共有60多篇稿件被中国政府门户网、新浪网等主要网络媒体转载。
一、高度重视,措施过硬。早在8月初,该报总编辑汪发楷就先后召开编委会和周例会,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制订了详细的报道计划。为了圆满完成报道任务,中国质量报还采取了以下保证措施:一是成立了以总编辑汪发楷为组长,副总编辑戴占军、总编辑助理余方为副组长,总编室、采访部等部门主任及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报道组。从组织与人员上保证十八大报道的质量。二是在会议期间,每天召开十八大报道专题会,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三是强化“三审制”,严格内容审查,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错的环节、任何一处可能出事的疑点。四是实现版面与稿件责任制,做到每个版面、每篇稿件都有责任人。
二、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该报关于党的十八大的相关报道之所以成功,一是准备早、动手早。该报关于十八大的报道策划7月份就已准备完毕。迎接十八大召开的两组重头报道,则在8月份就已经开始,一直延续到十八大胜利召开。“质量之光——迎接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首篇刊登在8月27日。这组报道通过对中国标准、QC小组、工程质量、地理标志产品、中国装备制造业、质量兴市活动等质量活动发展10年轨迹的梳理,见证了我国质量发展的辉煌历程。“迎接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基层质监新变化”聚焦基层质监局,反映质监系统从机构建设、技术服务能力、检验检测能力的发展,到科研能力、标准化手段、技术机构建设的全面提升,这两组报道强势推出,交相辉映。每次见报既有通讯,又有见证人物,还配相关资料和图片,显得既大气又秀气,吸引力明显增强。二是“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此次党的十八大报道,从开幕到闭幕,该报全部采用新华社的通稿与图片,在版面处理上则延续了本报的版面特色,既浓墨重彩又简洁大方。“自选动作”则力争突出质量特色。作为经中宣部批准首次参与外围报道的媒体,十八大期间,会议报道天天都占据该报头版头条位置。记者围绕大会精神,以质量为报道中心,先后报道了十八大新闻中心的服务质量、首都质监系统的安全保障质量、四部长谈文化同说质量、民生质量成为关注点等等。据统计,本报参会记者在十八大会议期间共采写了13篇重头稿件,刊出后,读者反响热烈,很好地完成了十八大的报道任务。此外,本报还配发了3篇评论文章,从质量角度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三是组织精兵强将。为了做好党的十八大报道工作,该报集编辑部的精华全力以赴。首先,总编辑从11月4日 到11月16日连续两周亲自担当了会议期间的签版任务;总编室也调集实力最强的主任、编辑值班。之前的两组预热报道,抽集了各部门的骨干力量分头采写,参与外围报道任务的则是本报连续3年获得人大好新闻二、三等奖的资深记者。
目前,该报已进入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报道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