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为深入挖掘新时期的“中国黄金精神”,探寻特色企业与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9月25日至10月3日,在举国欢庆中秋、国庆佳节之际,《中国黄金报》社社长李清飞亲自组织策划,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5路中秋特别报道组,分别赶赴黄金行业海拔最高的西藏甲玛矿山、纬度最高的内蒙古乌努格吐山、环境最荒凉的新疆金滩、开采最深的吉林夹皮沟金矿,以及万里之外的非洲项目考察组,进行了一场规模大、影响力强的大型采访报道活动。
本次采访报道得到了主管主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总经理孙兆学得知该项报道策划后,非常赞同,非常支持,表示很期望能够看到创新的报道和版面。黄金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宋权礼,专门抽出时间为即将出发采访的记者践行、鼓劲儿。
9月30日中秋节当天,5路采访组全部到位。在海拔最高的西藏甲玛矿区,记者纪建国趁着中秋之夜,来到海拔5300米高的作业现场,与一线作业人员团圆,畅谈黄金事业的发展变化;文字记者裴虹、摄影记者隗合新,来到北风呼啸的呼伦贝尔草原,在露天采矿场、选矿厂的采访中,详实记录了内蒙古乌努格吐山一线职工们“双节”在作业现场忘我工作的生动画面;报社副总编辑荣思远、摄影记者王立强,前往方圆数百里渺无人烟、吐鲁番盆地戈壁滩上的新疆金滩公司。尽管这里被形容为“天上不见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环境最荒凉的矿山,但是他们忍受住150公里戈壁滩的长途颠簸、劳累,来到采矿坑口,与生产一线的20名职工进行座谈、采访;文字记者李东、摄影记者李超,来到吉林夹皮沟金矿,深入到当前我国黄金行业开采最深的二道沟矿区井下,跟随工人师傅们一起乘坐罐笼,来到-1275米的最深作业面,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中,真切感受到一线工人为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进军世界500强所展现出来的忘我奉献精神。
该报特派记者郑晓庆,跟随中国黄金集团非洲项目考察团,一起下采坑、访社区、跑外围,甚至凌晨还参加各种例会了解信息。
5路采访报道组完成采访陆续回京后,加班加点撰写稿件。为了使版面更精致、稿件更凝练,他们多次进行网络、电话沟通。10月6日,李清飞社长召集5路采访报道组成员,细化版面和报道事宜,并共同修改稿件,商讨版面,商定稿件风格、评论主题等。
在这次采访中,5路采访报道组行程4万公里,采访一线职工40多人,当期撰写新闻稿件5篇,撰写新闻评论1篇,共计6000余字,新闻照片两百多张。其中刊登了3个整版。
本次中秋特别策划,是中国黄金报社启动转企改制之后,尤其是内容改革建设先行先试方针指导下的一次创新和突破。
这次新闻采访报道活动,不仅在黄金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获得企业广泛认可,而且通过对典型特色企业的挖掘、报道,向社会领域广泛宣传了黄金产业、企业的鲜明特点和发展状况,以及当代中国黄金人的风采与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