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找到有效途径是提高班组创新能力的根本
  
川煤集团芙蓉公司红卫(武乐)煤矿党、政办公室   徐晓燕
    3月23日晚八时,来自全国各企业的59名职工聚焦在“班组天地”网络聊天室,在谈到班组应当花大力气提高创新能力时,大家都认为这个话题不新鲜,建议转话题。这时中国企业员工互动平台的康老师来到了聊天室,看见大家正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谈到创新能力的话题时,他的“班组里的创新,一般都是围绕着解难题、攻难关进行的,所以,都是岗位创新,可是有多少人生产中遇到难题了想到创新了呢?职工需要什么样的创新机制呢?”想发了大家的深入思考,大家纷纷表示,接下来,我们得到班组瞅瞅,看看有没有什么培养创新能力的典型、经验、办法、途径和载体。
    打开思维,理念排前。要培育企业班组员工的创新能力,就要理清创新思路。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班组职工对创新想法和创新思路是模糊不清、模拟两可,关键是企业是否重视和支持。企业对此重视了,它就成为创新,企业视而不见,它就不是什么创新,久而久之,企业职工对创新就麻木了,只要能应付工作就成,创新干嘛?这样的思想在企业是普遍存在的。那么,为什么屡提创新能力却原地踏步呢?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做一次大手术,企业必须打破固有思维,深入理解创新的内涵,鉴别如何提高基层班组员工的创新能力。正如川煤芙蓉红卫(武乐)煤业公司职教中心卢泽全的感触:虽然我们目前正在筹建新矿,但培养职工的创新能力不能缺少。比如平时可以把工人日报“班组天地”在不同时期的的稿子都收集起来,放在企业网站或职工教育平台内,引导大家去学,开启大家的思维。思维打开了,才能谈创新,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结合起来,专门唱歌还不行,更要落实在行动上,要形成“处处是创新之地、人人是创新之源、时时是创新之机”的创新理念。
    创造条件,便于实施。思维有了,就要转换观念。可以想像,现在承担创新任务的大都是车间的OC小组、创新工作室等,能够参与创新的职工有多少呢?更多班组职工只是创新的旁观者,甚至连旁观者都不是,像这样的现状,提升创新能力不就是一纸空谈吗?那么我们就要创造活动载体,比如通过“赶学比拼超”活动、开展“优秀班组创新能力提升”、 创新创效、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等活动载体开启大家的脑力思维,提高班组自主创新能力,并通过班组例会等形式把想法提出来,把氛围营造起来。同时购买书籍引导大家学习,大胆尝试,以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激励机制,开发活力。是否能在基层职工中,把创新能力提升化,把“要我创新”变为“我要创新”,答案是肯定的。关键还得看企业有没有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好的激励机制可以起到催化剂、驱动力的作用,可以让班组员工与创新能力碰撞出耀眼的火花。瞧!川煤达竹机制公司的李海波,在和工友们谈论改造的ZS-4三用阀试验台获成功时一脸的兴奋就可以看出,他们成功的背后是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努力,该公司所用的方法就是尊重基层员工的创新成果,按照成熟一个表彰一个的原则,加大对优秀成果的奖励力度,特别是一等奖的奖励额度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500元,不但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参与创新、研制的积极性,而且大大地提高了班组员工创新成果质量,从而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