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63|回复: 3

“一人一堂课”,促升创新能力(修改稿)

发表于 2013-3-27 23:45: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人一堂课”,促升创新能力
      “今天,我主讲的题目是《安通帕SVM3000自动粘度仪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3月27日上午,中石化济南炼化公司质量中心成品班肖柳看着电脑上的讲义开始了演示,听众是质量中心全体化验分析人员。
        今年3月份是济南炼化公司各装置停工检修的时间。这期间,班组员工分析工作比较轻松,而检修之后,工作量将较以前有所增加,提素长技能成为质量中心在各班组开展“一人一堂课”活动的动力。以成品班为例,孟红琳在石蜡的针入度、滴熔点等分析项目上比较有心得;黄颖在柴油十六烷值计算方面是“大拿”;李桂云、班长陆军选择的是油品的电导率、含水分析作为讲课内容,肖柳主讲《安通帕SVM3000自动粘度仪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每个人都成了讲台上的主角。
       谈起成品班的“一人一堂课”,每位班组员工都有些兴奋。孟红琳说,“同事们的绝招都亮了出来,自己肯定收获会很多。许多操作方法自己也都会,但仍然有些差距,这是学习和提高的好机会。自己站讲台上,从讲义的准备上、内容的充实上,对我个人都有很高的要求。”“对,有句谚语说的好,要想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旁边的李桂云插话说道。
     “难得的是,在备课过程中,不但人人钻研业务、学习技能,而且也激发了大家创新的热潮。按说,分析方法很难有所改变,可是大家从操作上、仪器方面甚至讲义上奇思妙想,还真取得了不少创新成果。就拿肖柳来说,分析油品的粘度必须过滤样品,可是过滤中,滤纸有可能对油品造成新的污染,影响分析准确度。肖柳在进样管前加上了一个塑料的过滤头,成本也就几块钱,可是这样既减少了污染样品的可能性,还加快了分析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其他的如如何准确制备针入度样品等都很有创新性。李桂云还将操作过程制成了视频,到时候播放就可以了,也减少了因为操作带来的物料浪费,都很好!”班长陆军喜滋滋地告诉笔者。
      “一人一堂课”,我们的员工都出彩,我们的创新更出彩!(刘金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00:04:24 | 查看全部
读到刘老师的稿件稿件,每次都可以让我的思维飘起来,很轻松。

但由头方面是否可以再完善下,可作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19:19:14 | 查看全部
修改,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21:45:16 | 查看全部
我来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