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01|回复: 8

[深圳新闻] 招募晶报“阳光少年”小记者?骗人的!多个学校被蒙蔽

发表于 2013-3-28 08:01: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8.jpg
今年3月5日,自称晶报“阳光少年”栏目主编刘文华(右二)向光明精华学校副校长刘向辉(左二)授予“阳光少年”小记者站的牌匾。这位“晶报刘主编”还经常到各所学校散发宣传资料,蒙蔽了不少学校和家长。

新世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假借《晶报》名义培训小记者,收费动辄上千,多个学校被蒙蔽

“他们说孩子以后就是晶报小记者了,如果和你们没关系了,这不是在诈骗吗?孩子对能当上‘晶报小记者’很高兴,我们现在都不忍心告诉他真相,现在我们想退钱但他们说不可能!” 近日,不断有学生家长向晶报投诉称,有家培训机构在假冒《晶报》名义培训“小记者”,以此骗家长的钱。

记者调查发现,该机构此前同晶报有过合作,但因其屡次违反与晶报的协议,双方已于去年3月终止合作关系。没想到该公司仍在借《晶报》名义行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08:02:51 | 查看全部
9.jpg
明精华学校的墙上至今仍悬挂着小记者站成立当天的横幅。

“就是冲着他们说跟《晶报》合作,我才敢放心报名,没想到是骗人的”

“给孩子报名吧,这家培训机构跟《晶报》合作的小记者课程,不仅能由记者带着孩子去采访,将来孩子的优秀稿件,还能刊登在《晶报》上。”去年4月,家住宝安区西乡街道的市民张芸(化名),听说《晶报》正在招募“阳光少年”小记者团,立即带着孩子参加了在学校的面试过程,“他们说有名师专业培训VCR、访前培训、10次大型实践采访……”张芸说,当时宣传册上的培训内容吸引了不少学生家长。通过面试后,她给孩子毛毛购买了包括以上培训内容的“明星小记者”的课程,还一次性缴纳了一年的培训费用1280元。

“就是冲着他们说跟《晶报》合作,我才敢放心报名,而且他们承诺,有新闻专业记者会来给孩子上课,还能带着孩子外出采访,教孩子怎样与陌生人打交道,将来孩子的文章还能在《晶报》上发表。”张芸认为,以往感觉遥远的媒体行业突然近在眼前,能让孩子近距离接触到包括记者在内的媒体从业者,相信对于孩子提升胆量和见识肯定有益。

张芸说,正是因为对《晶报》品牌非常信任,才放心给孩子进行这种“智力投资”,但没想到这个培训机构竟然在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08:04:08 | 查看全部
10.jpg
精华学校的孩子在接受第二次培训,培训教师不断给学生强化“你们是《晶报》的小记者”。

所谓出外采访就是去莲花山,报纸上也找不到教课的“主编刘文华”

肖琴(化名)是张芸的好友,从女儿欢欢(化名)开始第一次上“晶报‘阳光少年’小记者”的培训课程开始,就非常关注上课内容,有一天欢欢告诉她,有一位《晶报》“栏目主编刘文华老师”来到现场,给他们讲了课。

此前肖琴一直纳闷,女儿多次跟随记者团出去“集体采访”,但都是在莲花山采访路人等类似活动,这跟报名时培训方承诺的“大型实践采访”相差甚远。

“这种随便找个路人的‘采访’,对孩子的素质有提升作用吗?我看不出来。除了那位不知道是真是假的刘主编,欢欢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位晶报记者。”肖琴说,因为家里订了《晶报》,她留意查过,却始终找不到这位“刘文华老师”的名字。

更加让她纳闷的是,此前对方承诺优秀孩子的稿件可以在《晶报》刊登,可她从孩子进入“晶报小记者站”开始,始终关注《晶报》,却从未看到类似版面的出现。“这就奇怪了,我感觉被骗想退钱,可他们说合同已经约定不能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08:04:55 | 查看全部
去年至今,经常有人自称《晶报》副主编,出入不少学校发放宣传册

肖琴的怀疑并非偶然,记者调查了解到,去年至今,经常有人自称《晶报》副主编,出入不少学校,通过校方发放“阳光少年”小记者宣传册。虽然说报名与否均属自愿,但总是打出《晶报》的旗号,吸引了不少家长报名。不少家长与肖琴一样心生疑虑后向晶报求证,才发现这个培训与《晶报》无关。

家住光明的小敏(化名)家长黄君向记者表示,曾经专门向培训方要求看看各种承诺里的涉及晶报的盖章材料,感觉对方遮遮掩掩,自己就没让孩子参加。今年开学后,小敏所在的学校说要成立《晶报》小记者站,孩子回来说想参加,他向培训方提出想看看近来“小记者”们在《晶报》发表的文章,但对方只是拿出一份宣传册和一份“晶报复印件”,复印件上隐约有几个“晶报讯”的字样,可不仅没有《晶报》标识,也看不清具体时间。他想进而看看培训方与《晶报》的合作文件,可对方并未提供。

调查

最低报名费

动辄上千还不能退

记者收集到一份“深圳·阳光少年小记者”宣传画册,上面不仅自称“全国知名小记者品牌”,还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其小记者团3个档次的课程,不同档次收费标准不一:

“明星小记者”每人每年费用1280元,其课程和活动包括“名师”专业培训”VCR、“访前培训”,10次“大型实践采访”。这也正是张芸给孩子报名的课程;

“超级小记者”“大型实践采访”的数量为15次,费用1680元/年(6次培训,9次外出采访);

“国际小记者”要求“有一定的英文交流能力”,“大型实践采访”达到20次,收费更高达2680元/年。

记者发现该宣传画册上专门有个备注:“报名注册后,非本专栏原因,概不退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08:05:29 | 查看全部
自称《晶报》栏目主编

与校方合作

家长黄君向记者表示:“让人奇怪的是,宣传画册上没有《晶报》的明显标识,他们怎么敢妄称是和《晶报》合作?学校方面为何跟着他们一起欺骗家长呢?”

记者发现,该宣传画册上虽然没有“晶报”字样,但在“国际小记者”栏目配发的图片里,孩子们身穿的马甲上清楚地印有“晶报”字样。

到底该机构是如何通过学校招生?记者根据市民投诉,找到一家刚刚成立了《晶报》小记者站的学校一探究竟。

精华学校位于光明新区光明办事处辖区,是一所民办学校。今年3月5日,精华学校“《晶报》小记者站”正式建立。主办该事宜的廖老师采写了一篇名为“晶报‘阳光少年’小记者站落户精华”的稿件,发布在3月11日的“光明教育在线”网站“校园动态”一栏。

稿件中提到了“《晶报》‘阳光少年’栏目主编刘文华”,这位“晶报主编”不仅在授牌仪式上讲话,还在“《晶报》小记者站”的大条幅下,亲自向精华学校颁授了“阳光少年小记者站”的牌子。网页上刊登的2张当天授牌仪式的照片确证了这点。

近日晶报记者来到该校时,那条红底黄字的横幅依然高挂在办公楼前,横幅上赫然标着“精华学校《晶报》小记者站成立暨授牌仪式”。廖老师对晶报记者的到来很热情,表示“感谢《晶报》活动走进我们学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08:06:00 | 查看全部
400多学生选出

“明星/超级小记者”

廖老师介绍说,这个“小记者站”的成立,源于该校刘向辉副校长与“《晶报》刘文华副主编”的相识,“刘主编”说可以通过《晶报》平台来培训小记者,“不仅丰富孩子视野,还可提高孩子写作能力。”廖老师说,学校也希望通过专业

培训,提升学生们的文学创作能力,还能将部分学校的宣传报道任务,由孩子们通过在晶报刊发报道来实现。

在学校里,廖老师负责向学生们发放信息,收集学生意愿。因为都采取自愿形式,一度有400多个孩子报名。因小记者站对孩子年龄有要求,经过初步的培训,培训机构一次性选出二三十个孩子,并最终筛选出了10个孩子,最后有9人入选“明星小记者”,1人选为“超级小记者”,当然其费用也有差别,分别是1280元/人和1680元/人。

记者拿到了这10个孩子的名单,其中4个三年级学生,2个四年级学生,还有4个为五年级学生。

不少学校中招

办起冒牌“小记者团”

就在记者调查过程中,不断有学生向记者透露,该机构不仅在精华学校招生,很多学校都因该机构宣扬与《晶报》有合作而受蒙蔽。

附近的公明二小今年的“《晶报》小记者团”也于半个月前成立,招生人数达20余名。

南山区南海学校门口,如今也依然高挂“晶报小记者站”字样的招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08:06:43 | 查看全部
还有几所小学的老师也向记者透露,这家名为“新世界”的公司,“挂着《晶报》的名头,打通了学校的内部关系,在校内招募学生成立了记者站。”

该机构与晶报曾有协议 因其违约去年3月终止

记者获悉,该公司此前同晶报广告部就“阳光少年小记者”项目曾经有过协议,双方合作时协议书中就明确约定“乙方(新世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不得假冒晶报工作人员的身份(主编、编辑、记者)开展与本项目有关和无关的任何活动……乙方的宣传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服装、印刷品、户外帐篷等)不得含有‘晶报’字样及LOGO”。双方合作关系于2012年3月31日即告终止。

“没想到我们早已终止了协议,他们还在冒用晶报名义欺骗读者。”晶报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就曾多次发现该培训机构违反协议约定滥用晶报名义,出现种种问题,因此才于去年3月31日与对方终止合作。

暗访

培训现场:

“你们就是《晶报》小记者!”

3月21日,精华学校的“阳光少年”、“明星小记者”班的第二次课堂培训,记者假扮有兴趣旁听的学校教师现场观摩。

此次上课时间为下午15时30分,其实仍是学生上课时间。对成为小记者颇感欣喜的几名“明星小记者”学员,都统一穿上了印有“阳光少年小记者”的红色马甲,胸前佩戴着“采访证”,期待“记者老师”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08:07:11 | 查看全部
一位黄姓女老师前来授课,培训主题为“小记者的素质”,但记者发现,除了提供一些抢答的问题外,她还让孩子们上台自我介绍,并介绍了一些演讲的体态姿势,并无甚“玄机”。不过老师在课堂期间多次提到“你们就是《晶报》小记者”。

参加了“明星小记者”的小文(化名)告诉记者,课堂培训已进行了一次,培训的老师曾带他们学校10名小记者外出去莲花山采访。她很向往能去《晶报》参观学习。她的母亲告诉记者,当时因为冲着《晶报》的名义才放心报名,让孩子体验下“小记者”的感觉。“这个活动是学校和《晶报》联合办的,怎么可能有问题?”

培训机构:

“我们跟《晶报》合作多年基本每个学校都有站”

经核实,这位多人口中提到的“刘文华”根本就不是晶报员工,更加不是什么“副主编”。

记者以咨询报名的名义找到了这家位于深南中路新闻大厦2号楼的该培训机构——深圳市新世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记者刚一开口咨询小记者团报名事宜,工作人员就有所警觉,询问起记者为何来到公司现场、如何知道“小记者团”项目。被告知记者也是从招生学校获悉,工作人员这才放下心来,向记者推销其小记者课程。

该工作人员现场介绍说,该机构一直与《晶报》在合作,培训老师不仅有新闻专业、师范类院校就读过的老师,也有记者。培训过的小记者所写的作文,还能在《晶报》上刊发,甚至还能去报社参观。参加“国际小记者”培训的,还能“出国采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08:07:56 | 查看全部
不过,对于记者希望能了解的课程表,以及老师的简历,工作人员却以小记者部的老师外出上课,课程表经常变动为由拒绝。但她还表示,培训课程中包含了写作、摄影等技巧的培训。

她还称,合作关系“基本每个学校都有,我们会给孩子发记者服、证书。”她甚至多次提到一份“小记者报”,“是给学生们刊发文章的报纸,还有独立刊号”,不过当记者询问是否能借阅一张带走时,他们却拒绝了。

对于跟《晶报》的合作,她虽然在言语上非常肯定,还向记者展示了一份复印件,几个蝌蚪般大的“晶报讯”字样潜藏其中,但上面无法看出刊登时间,也没有任何《晶报》标识。面对记者的疑问,工作人员很不屑地表示:“我们已经成立多年,跟《晶报》的合作还在继续,完全值得信赖。”

来源: 晶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