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87|回复: 0

[身边的感动] “百万善翁”邵仲义裸捐离世离世前身上仅24.1元钱

发表于 2013-3-31 19:29: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百万善翁”邵仲义裸捐离世离世前身上仅24.1元钱
 
  [导语]30日上午,79岁的上海老人邵渊和夫人杜月芬,把一笔总额597457.6元的存款,交给江苏大学退管处处长汤静霞。这笔钱是江苏大学81岁退休教职工邵仲义的所有存款。28日,捐助了数百名贫困生的江大“爱心老头”邵仲仪,因糖尿病并发症去世。按照其意愿遗体捐给镇江红十字会,存款全部捐助贫困生。
  50万设立“爱生助学金”,近60万存款全捐贫困生,去世之前办好遗体捐献“百万善翁”邵仲义裸捐离世
  “这是哥哥邵仲义的所有存款,也是他最后的愿望,我帮他实现了!”30日上午,79岁的上海老人邵渊和夫人杜月芬,把一笔总额597457.6元的存款,交给江苏大学退管处处长汤静霞。这笔钱是江苏大学81岁退休教职工邵仲义的所有存款。28日,捐助了数百名贫困生的江大“爱心老头”邵仲仪,因糖尿病并发症去世。按照其意愿遗体捐给镇江红十字会,存款全部捐助贫困生。
  从大学退休的他捐出百万善款资助大学生
  托弟弟把近60万存款捐出
  邵老是江苏大学基建处的退休工人,曾就读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先后在华东工业部、河南农机局、国家一机部等单位工作,1981年调至镇江工作。他一生未婚,孤居一人,生活朴素而简单,至今还是租用单位58平方米的公房,每个月还要扣房租。江苏大学退管处处长汤静霞告诉记者,28日上午9点多钟,一名送报工人到邵老家送报时,发现老人歪睡在客厅里,就急忙告知了退管处。随后赶到的镇江120急救中心医生,证明老人已经离世。“27日下午5点多钟我还和他通了电话,我们还聊了10多分钟”,昨天上午,在江大专家楼内,从上海赶来办理丧事的弟弟邵渊悲痛地告诉记者,当晚9时许,他准备上网跟邵老QQ聊天时,却发现哥哥的QQ灯不亮。当时心中隐隐觉得有点不对,“但没想到哥哥就此走了,当时电话中他还很开心地跟我说‘拜拜’的……”
  邵老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最近一段时间腿脚发黑并出现腐烂,疼痛得无法下楼行走。许是感觉状态不好,就在离世前一个多星期(20日左右),他委托汤静霞帮他办理捐献遗体的手续。“给邵老送协议书的时候,他已经早早把章准备好放在了桌上,看到协议书他很高兴,说自己年岁大了,还能为社会贡献最后一份力量”,汤静霞遗憾地说,学校安排了志愿者隔天为邵仲义打扫卫生,做些日常杂事,星期二刚去过,没想到他周四早晨就离开了。28日当天,邵仲义离世后,汤静霞就遵照其嘱托,联系了学校医学院将其遗体转交给镇江红十字会。
  “我们一共有5个兄弟姊妹,都办了捐献遗体。”邵渊说,哥哥生前就多次和家人说过,身后要捐献遗体,然后要把所有的存款捐献给学校的贫困学生。30日,邵渊从校内多家银行取出了哥哥的全部存款597457.6元,加上学校拨给的4万多元丧葬费,全部交给了学校。“这是哥哥的决定,我们全家都支持他。”邵渊说。
  6年前捐50万“报恩款”资助大学生
  汤静霞告诉记者,邵老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资助学生,他常常喊上学生到家里聚餐改善伙食,让考研的学生住在家里安心学习。2007年,他收到了一笔7万美金后兑换成50万元的“报恩款”,一下全部捐了出来设立了“爱生助学金”,仅这一助学金,就有200多名大学生受益,而老人却一直不愿透露自己的名字,受助的大学生至今不知道是何人帮助了他们。
  “那是一笔报恩款,我们5个兄弟姐妹每人都收到了一份。”邵渊说,“报恩款”是2007年远在加拿大的表哥汇给他们的。表哥在战乱时期无事可做,邵仲义的母亲拿出陪嫁的一枚戒指资助其赴香港谋生。感恩于邵仲义母亲的恩情,表哥汇给了他们兄弟姐妹5人每人7万美元。“哥哥的条件并不富裕,50万元无疑是笔巨款。收到汇款后,哥哥就和我们商量着,将这笔钱全部用于资助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全家人都非常支持这个决定,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就是要乐善好施,“报恩款“这样用最能体现它的价值。最终邵仲义设立了“爱生助学金”——江大金额最大的以个人名义设立的助学金,专门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邵老生前曾经一再表示:“把报恩款用在学生身上,是我最大的欣慰。我不图学生的任何回报,唯一的期望就是希望他们学有所成,将来能够回报社会和他人。”
  学生追思
  他留下的手机仍不停接到受助学生问候
  邵老离世后,手机一直放在邵渊身边。昨天(30日)记者采访间隙,就不断有电话打来。“每天都有六七个学生打来电话,刚刚就有个学生,从广州打来电话,问邵爷爷情况怎么样。我真为哥哥感到欣慰,有这么多学生牵挂他。”邵渊说,每接到这样的电话,他都一一告诉他们,邵爷爷走了,“学生们都说要来参加告别会,送邵爷爷一程,我告诉他们,爷爷已经捐献了遗体,不办告别会了,一切从俭。”邵渊说,虽然哥哥一直没有成家,但是非常喜欢孩子,而他每年都要资助多名贫困大学生——这些他们都知道。
  “爷爷是我在镇江最大的牵挂”
  家在徐州农村的李雷是邵老资助的一个学生。当时,就读于艺术学院的李雷,兄弟两人同时上大学,家庭经济负担很重。大一暑假,李雷在学校后门勤工助学当值班员,热心的邵老看到李雷没有回家,就关心地问起了情况。后来当其得知李雷还欠着5000元学费可能要影响毕业时,毅然拿出了部分报恩款帮其还清学费、支助他参加工作。李雷回忆:“爷爷说了这笔费用的来源,一再告诉我不需要任何回报,如果将来有能力了要回报给社会。”现在,爷爷成了李雷在镇江的最大牵挂。李雷在南京工作,每两个月就来镇江看次爷爷,每个月都要给爷爷打上好几次电话。刚开始时,李雷也会给爷爷买些营养品,被爷爷狠狠地批评了一通,“爷爷腿脚不好,我现在下火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附近的大超市买上大米和油,捎给爷爷。”
  江苏大学能动学院大二学生薛棋侠是邵老正在资助的孤儿大学生,他最早得知邵爷爷离去的消息,昨天他显得非常自责:“26日我还在爷爷那,和他聊了两个多小时,爷爷知道我被评上了学校的励志之星,特别高兴,他说做人就要无忧无虑积极向上,但想不到那竟是最后一次听爷爷教诲……”
  得知消息小伙子哽咽了,当天赶回镇江
  昨天,在华东师范大学读研的刘军营打电话来问候邵爷爷,意外得知爷爷离世的消息,他哽咽了:“爷爷最喜欢叫我们‘小朋友’了,和爷爷在一起四年,学到的最多的就是爷爷开朗乐观的处事心态。”刘军营告诉记者,他刚上大学时总喜欢不停地抱怨,爷爷就常和他说自己的人生经历,开导他没什么可以抱怨的,“快乐过是一天,不快乐过也是一天”。在爷爷的影响下,小刘变得开朗乐观了很多,去年还以专业第一名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爷爷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到我们有了进步。现在我在上海读研,爷爷是我的牵挂,我们每个星期都要通上一次电话的,但现在爷爷再也听不到了……”小刘表示无论如何也要再送邵爷爷最后一程,昨天下午他已从上海赶往镇江。
  发稿前,记者从江大获悉,今天(31日),江苏大学将在老人家中举办一个简朴的告别仪式。在南京工作的李雷、上海读研的刘军营、江苏科技大学的周琨……30多名受邵老帮助的学生,将从各地赶来,最后和爷爷说说告别的话。【来源:扬子晚报】
  
邵老捐献遗体的证书。.jpg
整理遗物时发现席子早已破旧。.jpg
邵老和受其捐助的学生的合影。.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