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98|回复: 3

[七嘴八舌] 延迟退休争执不断:为何延?怎么延?

发表于 2013-3-31 19:33: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延迟退休争执不断:为何延?怎么延?

  [导语]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人保部副部长王晓初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但具体何时启动、采用哪种办法都未确定,还需更多试点,再慎重研究。事实上,早在两年前,关于是否推迟退休年龄就已经引发过一次争论热潮。
  延迟退休是指国家结合国外有些国家在讨论或者已经决定要提高退休的年龄来综合考虑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就业的情况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或延迟退休的制度。近年来,关于“延退”呼声四起。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人保部副部长王晓初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但具体何时启动、采用哪种办法都未确定,还需更多试点,再慎重研究。事实上,早在两年前,关于是否推迟退休年龄就已经引发过一次争论热潮。
  延迟退休
  延退?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拥护派
  应对未来劳动力的严重不足
  李军(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经济系统分析室主任):根据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是全球唯一的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1.7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这意味着全球1/4的老龄人口集中在中国。预计到2050年,我国15岁到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下降到7.1亿人,比2010年减少约2.3亿人。2030年以后,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将出现严重不足。延退利于应对劳动力供应不足。
  延退是国外应对老龄化的通行办法
  何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原所长):国外老龄化国家多是采取利用外部机制引导劳动者自觉延长退休年龄的方式应对老龄化形势之下的劳动力不足。建议我国从2016年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并每两年延长1岁退休年龄。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
  应对养老金缺口的必然选择
  郑秉文(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我国目前养老金当期支付的情况还是不错的。比如2010年,在结余的2865亿元中,1954亿元是来自财政补贴,如果没有补贴,纯粹缴费收入减去支出的结余只有900亿元左右,尽管很小,但毕竟说明还是有余额的,所以说当年支付压力不是很大,但长期看这不意味着就应很乐观。由于人口流动及老工业基地包袱大小不同等原因,一半省份收不抵支。这些问题足够引起重视。
  建议实行弹性退休制度
  蔡建国(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副主任):我国应尽快推进弹性退休制度,设定年龄范围“节点”。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现行退休制度的刚性无法体现人性化。首先没有顾及到健康状况不同的劳动者的需求。同时,也没有考虑到工作持续时间不同的劳动者的需求。例如,一个专科生和一个博士生毕业后开始工作,两人都到60岁退休,两人工作时长甚至可相差十年。推进弹性退休制度已是一种必然趋势。
  ■反对派
  延退会令高年龄劳动者陷入不利
  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虽然在许多发达国家,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成为应对老龄化及其带来的养老基金不足而广泛采用的手段。但是,中国的情况有显著的不同,使得这个做法不应成为近期的选择。中国目前临近退休的劳动力群体中的一部分是过渡和转轨的一代。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的人力资本禀赋使得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不利竞争地位。一旦延长退休年龄,高年龄组的劳动者会陷入不利的竞争地位。
  退休年龄可采取弹性制度,充分利用一部分高技能、高素质人员的人力资本存量。同时,针对受教育程度不够的普通劳动者,可以采取教育优先以及加大对老年劳动者的培训力度,增加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其为工作岗位服务的能力。中国应对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老龄化水平提高的人口转变后果,关键在于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换句话说,由于人口转变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即便在生育政策调整的情形下,老龄化趋势仍将继续,防止“未富先老”,主要应该依靠持续的经济增长来予以缩小,并最终得到消除。
  当然,在两派之外还有人持中立态度。中立者认为延迟退休利弊共存。好处在于可缓解我国日益庞大的养老金压力,更大程度发挥老一代人在企业中的经验作用;坏处同样存在,比如挤占年轻人的生存空间乃至造成社会就业压力,造成不公。
  延迟退休的背后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85亿老龄化形势严峻
  2012年2月29日,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截至2011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人,占总人口的13.7%,比上年末提高0.47个百分点。
  吴玉韶说,到2013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2亿,到201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2.21亿,占总人口的16%,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中国新闻网)
  ●养老金待遇最高相差50倍
  2013年2月23日,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社会保障绿皮书》和《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调查显示,近四成人认为养老金过少,甚至不能满足生活需要。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最低200元,最高10000元,最高相差近50倍。
  学者分析认为,养老金差别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二是“双轨制”的存在。
  ●养老“四轨并行”亟待改变
  在今年人民网“两会热点调查”中,主张废除“养老金双轨制”的网友占比达98%。实现“养老公平”已成为不容回避的命题。
  “中国的养老体系存在城市和农村的双轨制,改革开放后,城市中又衍生出‘吃财政饭’和‘吃企业饭’两大系统,强化了养老保障体系的碎片化。”全国政协委员、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皓说:“‘吃财政饭’、‘吃企业饭’、城市无单位者、农村居民等群体养老政策‘四轨并行’的现状亟待改变,否则会加大各群体收入差距,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由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公务员退休养老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这一制度下,机关或事业单位的职工养老金由国家全额拨款,而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是采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由企业、职工共同负担。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国家为其划拨的养老保险基金,不仅以员工的实际收入为基数,而且随其工资和工龄的增长而增加。统计显示,从2000年到2005年,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年均增长13.07%和11.48%,同期企业退休职工的收入年均增长仅6.92%。这一制度设计,导致公务员不缴纳一分钱的养老保险,却领着高出企业人员几倍的退休金。
  戴皓的结论是:“养老金双轨制”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就业平衡、人才合理流动的制度性障碍,也是最大的分配不公。
  (人民日报)
  ●农村养老成心病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岁和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1.7765亿,其中有6成生活在农村,人数已经超过1个亿。然而,这庞大的群体却并没有像城里的同龄人那样安享晚年。每个月只能领到两块钱的养老金、儿女不孝、农村养老院条件简陋……
  延迟退休多数国家采用渐进式
  据调查,国外多数国家采取渐进方式提高退休年龄。例如,波兰今年6月推出了改革法案,将女性60岁退休和男性65岁退休改为一律67岁退休。改革实行递进式,即每年延长3个月,男性在2020年全部实现67岁退休,女性到2040年全部实现67岁退休。意大利对男65岁、女60岁的退休年龄采取逐年延长,到2018年实现男女均66岁退休。
  应兼顾不同群体利益诉求
  专家认为,认为,延迟退休,需要认真研究、审慎决策,尽可能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并且要与劳动力的供求变化、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以及相关就业政策、收入分配改革协同推进。
  延迟退休需做好制度配套
  首先是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金“双轨制”、养老保险费率过高等问题,被认为是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主要矛盾,应先行解决。“先解决了养老‘双轨制’,再来谈延迟退休问题。”一位腾讯网友留言说。还有网友表示,“政府应当先承担应尽的责任,解决目前养老保险结构混乱的局面。”
  其次是工资制度。在左学金看来,延迟退休若想扩大覆盖面,必须调整配套制度,除了给职工、企业以激励之外,相应工资制度也应变革,改变国企以工龄定工资的现状,而以员工实际贡献决定工资,以免临退休的劳动者工资高于其实际贡献,企业失去雇佣积极性。
  最后是社保基金投资制度。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指出,保持社保基金可持续增长,提高养老保险参与率,这比节约养老金支出更重要。(新华每日电讯)【来源:老人网】
  
2013033014565047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1 20:07:42 | 查看全部
偶反对,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1 21:56:03 | 查看全部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社部一会一个说法,肯定了又否定,否定了又肯定,说话模棱两可,难以琢磨,真是折腾人啊。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一听要延退,怕是很多人又担心得睡不好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20:27:03 | 查看全部
延迟退休,对体力劳动者是不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