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20|回复: 17

创新需要灵感 灵感需要激发

发表于 2013-4-1 11:15: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创新需要灵感 灵感需要激发

淮北矿业青东煤业 李亮


    灵感是创造力的源泉。产生灵感的关键在于创造者抓住产生灵感的契机,善于及时捕捉一闪念中的思维火花。
    2013年3月29日,在淮北矿业集团青东煤业通风区监测监控维修车间内,一名刚刚升井的职工抱怨说:“井下风门语音报警系统的分流装置总是出问题,平均每半个月就要更换一次,费力不说还浪费钱真麻烦!”
    当时几名在场的职工,你一言我一语的分析着分流装置总是出毛病的原因,原来是分流装置的内部主要原件含磁,风门在井下一开一关碰撞分流装置导致设备“去磁”。
“那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少风门对分流装置的碰撞呢?”
  一旁的花锦程灵机一动说道:“把分流装置安设到门框上方,这样风门不就碰不到它了?至于固定用的卡子我们可以找焊工自己加工。”
   “有道理,而且我们的仓库还有“补冻胶”,再把它灌到盒子里面还有减震效果。”在一旁的韦国顶接过话说。
    后来经实践证明,这一仅需2元成本费的“小妙招“,不仅方法简单,而且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了人力和经费不说,长久来算还真是一笔不小的账目。
班组创新不在乎解决的难题有多大,关键在于是否可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如何发掘基层班组职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金点子”,为班组解决生产难题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切实让班组拥有一把增产提效、减少投入的“金钥匙”呢?2013年以来,该区通过发现思维活跃的“创新人”、组织技能创新的“领跑人”,广泛在班组内开展“名师高徒”、“QC小组”、“五小”科技创新等相关活动,鼓励职工跳跃思维、发放思维、善于思维、敢于动手,并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创技能新和小改革上报到公司参加“技能人才科技大会”评选,切实激发了职工的灵感,挖掘了职工的创新潜力。
     据采访统计,仅2012年这个区共依托班组职工集思广益解决生产实际难题40余项,通过积极开展自制加工、修旧利废、技术革新活动,提高了班组职工的工作热情,全年共为公司节约各项材料经费50余万元。提倡班组职工敢创新、善创新、不断挖掘激发掘基层职工创新灵感,不仅为单位带来荣誉,还为职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两全其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 11:29:21 | 查看全部
解决问题确实就是这样的,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 11:39:55 | 查看全部
标题说事  更直接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14:30:50 | 查看全部

回 2楼(敬业心)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16:41:25 | 查看全部

回 2楼(敬业心) 的帖子

老师求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 22:28:20 | 查看全部
写得好,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22:32:35 | 查看全部
谢谢罗老师,可是怎么很少有人给我点评点评呢?额,看着别的老师写得稿子底下一长串跟帖,虽然有很多是批评指正,我还是艳羡了,我写的无人问津呀,伤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22:40:23 | 查看全部

Re:创新需要灵感 灵感需要激发(修改部分错字别字)

创新需要灵感 灵感需要激发
淮北矿业青东煤业 李亮


    灵感是创造力的源泉。产生灵感的关键在于创造者抓住产生灵感的契机,善于及时捕捉一闪念中的思维火花。
    2013年3月20日,在淮北矿业集团青东煤业通风区监测监控维修车间内,一名刚刚升井的职工抱怨说:“井下风门语音报警系统的分流装置总是出问题,平均每半个月就要更换一次,费力不说还浪费钱真麻烦!”
    当时几名在场的职工,你一言我一语的分析着分流装置总是出毛病的原因,原来是分流装置的内部主要原件含磁,风门在井下一开一关碰撞分流装置导致设备“去磁”。
  “那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少风门对分流装置的碰撞呢?”
    一旁的花锦程灵机一动说道:“把分流装置安设到门框上方,这样风门不就碰不到它了?至于固定用的卡子我们可以找焊工自己加工。”
   “有道理,而且我们的仓库还有“补冻胶”,再把它灌到盒子里面还有减震效果。”在一旁的韦国顶接过话说。
    后来经实践证明,这一仅需2元成本费的“小妙招“,不仅方法简单,而且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了人力和经费不说,长久来算还真是一笔不小的账目。
    班组创新不在乎解决的难题有多大,关键在于是否可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如何挖掘发现基层班组职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金点子”,为班组解决生产难题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切实让班组拥有一把增产提效、减少投入的“金钥匙”呢?2013年以来,该区通过发现思维活跃的“创新人”、组织技能创新的“领跑人”,广泛在班组内开展“名师高徒”、“QC小组”、“五小”科技创新等相关活动,鼓励职工跳跃思维、发放思维、善于思维、敢于动手,并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技能创新和小改革上报到公司参加“技能人才科技大会”评选,切实激发了职工的灵感,挖掘了职工的创新潜力。
     据采访统计,仅2012年这个区共依托班组职工集思广益解决生产实际难题40余项,通过积极开展自制加工、修旧利废、技术革新活动,提高了班组职工的工作热情,全年共为公司节约各项材料经费50余万元。提倡班组职工敢创新、善创新、不断挖掘激发基层职工创新灵感,不仅为单位带来荣誉,还为职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两全其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22:48:17 | 查看全部
结尾“两全其美”改双赢是不是更好?请哪位老师指点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 22:48:23 | 查看全部
注意新闻时效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