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写 匠
▲澄 碧
有位远方的文友,看了我写的几篇关于匠人的文字后,在QQ里和我开玩笑,说,嘿嘿,你这个写匠,真不愧是写匠!
我就是个写匠,用笔写字的手艺人,和木匠、铁匠、杀猪匠一样的手工匠人。
尽管现在早已经不用笔了,在电脑上敲击文字,但我骨子里依然是写匠。
我的母亲不识字,她不苛求儿女成龙成凤,光宗耀祖,她对我写作的理解很朴素很实在。当年,我从学校高考落榜回家务农,业余写点豆腐块短文章,偶尔发表上一篇,收到三块五块的稿费,母亲对我念叨说,你熬心费神的写那做啥,还不如学个啥手艺去。母亲常给我列举的手艺是理发的,做厨的,说你莫看那手艺不入眼,谁凭理发娶了媳妇,盖了房,谁靠做厨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这些年来,我凭着自己的写作特长,在外谋生,混一口饭吃。每次回乡下去,和母亲拉家常,母亲仍少不了要念叨说:人还是要学手艺哩,你要不是有这个手艺,就要在地里挖刨一辈子哩!或者她就是说:你这个手艺好,坐在办公室里不风吹日晒的!
我没有文化的母亲,大半生奔波于苦难中,为生存而历尽艰辛的母亲,她深深知晓穿衣吃饭,居家过日子是人生第一要务,她说不出听不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之类的高深理论,但他那朴素的话语中蕴含着一切。
家有千金不算富,身无一技才算贫。
艺多不养家。
艺多不压身。
家有银钱万贯,不如薄艺在身。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这一句句散发着泥土腥气的乡谚啊,传递给我们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
有手艺就可以自立自强,吃自己的饭,留自己的汗,决不会吃人家的饭,看人家的眼色跟人家转,吃人家馓饭,由人家犯难(随意指使之意)。
在数千年官本位的传统中国社会里,黎民百姓对手艺的看重体现出的是中华民族那种自强不息的坚韧和智慧。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无以计数的技术和技术工作者是不是也可以看作为升华和丰富了的手艺和匠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