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相隔仅三天,接连发生的两起事件让人触目惊心:一起发生在河南中牟,另一起发生在湖北巴东,一个因不满土地被占用,另一个不满财产补偿,一人死于铲车之下,另一人则被水泥罐车碾轧致死。宋合义之死,张如琼之死,分别对应着两家公司:河南弘亿农业科技公司,湖北宜巴高速公路29标段项目部。河南弘亿公司总经理王士成事后居然笑着接受采访,而湖北嫌犯则说自己是受人指使,“老总下令说你给我碾,碾了不要紧。”(综合央视、《新京报》)
村民惨死铲车之下,肇事企业负责人接受采访居然满脸笑意,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他这一笑让我浑身都发冷。”其实,真正让人发冷的是:为什么这个负责人不是在看守所里接受采访?如果是在那里,也许他就不会如此猖狂地窃笑了。
截至目前,宋合义和张如琼惨死后,被刑事拘留的都仅有肇事司机。让人不明白的是,他们只是普通的职工而已,如果不是有人指使有人命令,他们犯得着用杀人的方式来给老板卖命吗?
奇怪的是,三岁小孩都能知道的逻辑,当地政府却不往这方面调查;相反,首先就调查死者是否饮酒,首先就由政府出资私了事故,首先就武断认定“应该没有人指使”。于是肇事司机成了替罪羊,于是幕后老板可以在办公室里笑着接受采访,于是在巨额赔偿后都有可能不提起公诉。
湖北碾死村民的嫌犯说自己是受人指使,说“老总下令给我碾,碾了不要紧”,这只是还原了一个基本的常识。像这种价格都没谈拢铲车就已进场的征地拆迁,本身就是带着“宁可死人也要施工”的决心去干的,没有幕后老总拍板下令,司机绝对没有胆量将人直接碾死。问题的关键是,对这些老板们来说,是否真的就“碾了不要紧”呢?如果真的是那样,拆迁死人的成本如此之低,甚至有可能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出点钱就能私了,更多的拆迁老板们为什么不去效仿?接下来的城镇化进程中,类似新闻岂不是要隔三差五地出现?
企业老板敢于叫嚣“碾了不要紧”并不可怕,马克思早就说了,为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他们敢于冒杀头的危险;真正可怕的是,“碾了不要紧”并不需要冒任何风险。村民死了,他们却在办公室里笑着接受采访。
“谈不拢就强拆;抗拆者,死!”——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实啊!那些下令“碾了不要紧”的幕后老板必须得到法律严惩;那些热衷拉偏架的政府官员必须摘去官帽以儆效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