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刚吃过午饭,五岁的儿子就拿着空饮料瓶,催促着我到煤苑小区的后山上去捉蚂蚱。携着妻儿到了后山的小山坡上折了两根枯枝,牵上儿子一起“打草惊蛇”般的地毯式搜索。因为天气太冷,理所当然是一无所获,但又不忍看着儿子沮丧的神情。
突然,儿子嚷道“爸爸,你看”。我向儿子手指的方向望去,原来几个十来岁的小孩正兴致勃勃的吹着野麻豌从山上跑下来。儿子嚷嚷着“爸爸,我也要玩”,于是在儿子的渴求下我们改变了上山的初衷,开始寻找起野麻豌来。
野麻豌,有些地方称为野豆荚,每年四至五月成熟,豆荚长1到2寸。记得小时候,父亲带我逛山时,就会摘取那些果实最为饱满的豆荚,掐去一头,挤出里面的豆仔,做成哨子,放进嘴里试一试“音高”,然后递到我手里,让我试试。我含在嘴里鼓足劲一吹,麻豌却摆脱了我的控制,飞将出去,父亲见状喜笑颜开,给我示范了几次。而后,不厌其烦的效仿与吹奏,我终于可以随心所欲的演奏它。
回到家中,我用力的吹着放屁声似的乐器,本想在母亲那里炫耀一番。哪曾想等到的是一阵训斥:“快吐出来,放在嘴里会中毒的”,“怎么乱给孩子吃东西呀” 父亲也受到了连累。从此,看着其他小朋友口中的“哨子”,对野麻豌仍心存依恋的我,却难以逾越那种来自母亲心中的担心。
直到前几年,父亲拜了一个姓黄的老中医为师,才知道野麻豌也是一种中药材,拉丁名叫大巢菜。别名野豌豆,肥田草等,为双子叶,豆科植物,全草蛋白质含量较高,另含微量的氢氰酸,氨基酸等。在《植物学大辞典》、《贵州草药》、《本草纲目》等书中都有记载,具有清热利湿,和血祛瘀之功效。这下父亲有了依据,也就得理不饶人,拿着药谱,在母亲面前好一番痛快的“上诉”,以澄清当年的“不白之冤”。
后来的几天,父亲又摘了很多绿嫩的野麻豌回来,和着肉片炒了一大盘,母亲欲言又止,父亲似乎看出了什么,拿出了一本厚厚的《中国野菜食谱大全》对着母亲在书上比划着。此番可让我长了见识,野麻豌除了可以炒肉,炖汤等多种吃法外,还有消除体倦、乏力、便秘等调理功效。因为缺乏相应的知识,让我童年时光少了些许同龄孩子应有的欢乐,不免为之遗憾。
而今,看着对大自然充满好奇的儿子,我多了几分科学的引导。儿子很快学会了吹这种给我童年带来疑惑的哨子。我们还摘了很多嫩豆荚,放进了本是用来装蚂蚱的瓶。满载着欢乐与疲惫,回到家已是做晚饭的时候,我将豆荚洗净后,放入油锅里炒了一盘小菜,黄昏时分,一家人品味着当年红军长征时难得的佳肴。(肖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