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苹果产品被央视“3•15”晚会曝光售后服务“双重标准”之后,苹果公司始终没有对消费者做正面、真正意义上的道歉。对此,有人说:苹果“难啃”,源于其对自身创新力、品牌力和产品力的高度自信,加之中国消费者的热爱甚至溺爱,更让其自信中滋生出了傲慢。数字显示,去年第四季度苹果在华营收同比增67%,远高于全球16.9%的平均增幅,由此带来排队抢购、水货泛滥、“黄牛”肆虐、广告与市场推广基本由运营商代劳等种种“怪象”。
孟子说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这里,孟子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命和正义,用舍鱼而取熊掌类比,提出了舍生取义的政治伦理主张。笔者认为,产品的技术与服务的关系,就好比鱼与熊掌的关系,最好是能够同时拥有。然而,作为用户和消费者,我们常常不得不面临选择,是要技术还是要服务?是技术更重要还是服务更重要?从笔者自身的经验和体会来说,我认为产品的服务比技术更重要。如果技术与服务不可同时拥有、必须二选一的话,笔者宁愿选择产品的服务而放弃技术。即:产品服务优于技术。
事实上,笔者生活中选购的大部分产品都是国产品,并不是笔者相信本国产品的技术一定比外国的好,而是觉得本国产品的服务比外国的更可靠,服务网点更多,服务更方便,更值得信赖。比如说海尔、美的、格力、联想等等国内一流企业。
笔者不否认,任何一项产品,要想进入市场,占领市场,最先必须凭技术,凭借产品过硬的质量,凭借产品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但是,当产品进入市场后,要想获得用户和消费者良好的口碑,赢得用户和消费者永久的信赖,最终靠的还是服务。这种服务,不是交易时的热情周到和口头承诺,而是交易完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主动的跟踪服务、负责任的售后服务。
笔者之所以认为产品的服务优于技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技术的先进是一时的、相对的,服务的优质才是永远的、绝对的。一个企业可以凭借自己的技术领先一时,但不能一直领先,永远领先,别的企业同样可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革新技术设备、加强质量管理等迎头赶上、后来居上。而且,产品的技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可见、可测、可比的,是完全可以自主选择的。也就是说,我们在选择产品时,技术含量的高低,产品质量的优劣,只要认真查看产品的技术参数,只要与同类其他产品认真比较,就能很快确定。但是,产品服务却不一样,服务是指向未来的,需要未来的服务行动来验证确认,不能光凭厂家和商家在交易时的信誓旦旦、口头承诺。一项产品的售后服务究竟如何,只有留待用户和消费者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在与厂家、商家的日后交往中,才能得到体验,才能得到确认。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一项产品如果要在用户和消费者中赢得真正的永久的持续的信赖,主要不是靠一时的技术优势,而是靠永远的服务保证。即:技术的革新进步是永无止境的,服务的品质保证是永远的口碑。所以,面对产品的技术与服务必须做出选择时,我宁可选择服务而放弃技术,宁愿选择那些一直以来服务优、信誉佳、口碑好的产品,免得日后之忧之烦之累。特别是苹果公司的傲慢态度,更让我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市场经济社会,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优胜劣汰,残酷无情。消费者是上帝,质量是生命。任何企业任何产品都必须靠质量生存,靠质量赢得市场,靠质量赢得信誉,靠质量赢得口碑。这里的质量,当然是包括技术质量和服务质量在内的。技术抢占市场,服务赢得信赖。技术好是优势,服务优是品牌。一个对自己产品服务负责任的企业,也必定是技术过得硬的企业,否则,如何敢于承诺服务,如何承担起产品的售后服务,如何赢得消费者始终如一的信赖?笔者相信,服务优必定技术好,而技术好未必服务优。所以,选择产品,服务优于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