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73|回复: 3

矿山里飞出的“金凤凰”

发表于 2008-8-25 09:35: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矿山里飞出的“金凤凰”
                     ——记2008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双铜牌获得者张亚雯
                                             曹永龙

从渝万高速下重庆能源集团南桐矿区的路口,一座刻有“万盛—羽毛球之乡”的雕塑首先映入眼帘。一双坚强有力的大手紧握一支羽毛球拍,球拍上方,一只羽毛球和2008的字样显得格外耀眼。2008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双铜牌获得者张亚雯就来自这“羽毛球之乡”——南桐。
8月15日晚,南桐矿区运销处一职工家里,当矿工的女儿张亚雯挥动球拍,为中国队稳稳拿下羽毛球女双奥运铜牌时,一直屏息凝神盯着电视屏幕的亲友们沸腾了,欢呼声在房间里久久回荡。东林矿街头,那些将电视搬到街边上,打着伞在雨中观看亚雯比赛的街坊邻居们,跳起来挥舞着手中的国旗,为他们心中的英雄大声喝彩。这个宁静的煤城,在这个雨夜因矿山妹获得重庆体育历史上的首枚奥运奖牌而沸腾了。
5岁恋上羽毛球
1983年9月9日,一个女婴的降生让南桐矿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兴奋不已。这个女孩就是张娅 (后来改名张亚雯)
,大家都亲切地管这个胖乎乎的小丫头叫“娅娅”。她的父母都是重庆能源集团南桐矿业公司的职工,父亲张伟是运销处的火车司机,母亲黄远会是机关幼儿园的老师。
张亚雯5岁读学前班时,就被启蒙教练彭跃选中。当时,亚雯的妈妈就是彭跃女儿的老师。有一次,彭跃去幼儿园接女儿,看到了张亚雯,几句简单的对话后,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可爱的小胖丫头。于是彭跃就找到亚雯的妈妈,问她是否希望自己的女儿去打羽毛球。亚雯的妈妈有些犹豫不决,彭教练建议还是让她来试试吧,没准还可以减肥呢。考虑了半天,亚雯妈妈觉得打球可以锻炼身体,就同意了。从此,张亚雯就踏上了近20年的羽毛球之路。
露天三合土场地开始练球
父亲张伟说:女儿的启蒙训练就是矿区的一个露天三合土场地上开始的,那时候的训练条件相当艰苦。晚上,借着马路路灯的微弱灯光,彭跃教练就让两个家长帮忙扯着绳子当球网,她站在绳子的一边给队员发球,队员们就在另一边练习扑球。训练场旁边一条窄窄的巷道,就是亚雯和队友们练习上网步法的地方。
亚雯每天清晨5点就起床,到新华小学的训练场练球,练完后与其他孩子一样正常到校上课。下午6点放学后,别的孩子们在家看儿童节目的时候,她又得回到训练场进行晚练。等到晚上8点多训练完了,她才回家吃饭、洗澡,在做完当天的功课休息时已是晚上11点多……

枯燥的训练很快就消磨了起初的兴趣。张亚雯曾经哭闹着说不想练了。爸爸一边安慰,一边给她鼓劲。第二天,她依然早早起来,继续去训练。
刻苦训练打拼出一片天地
1992年,重庆市成立专业队。当时张亚雯还不到9岁,因为队里的文化课都是从四年级开始教的,彭教练担心亚雯跟不上,就给她的父母打电话说:“娅娅年龄太小,你们把她接回去读书,等她10岁的时候再来打球。”一听到不打球,小亚雯不干了,说什么也不肯离开运动队。为了能留在队里,倔强的小亚雯小小年纪就自己洗衣叠被,勤学苦练,更加听话懂事。看到如此乖巧的队员,彭跃再也没提让她离队的事。为了尽快赶上学习进度,彭跃让当小学老师的丈夫给亚雯辅导,补习功课,聪明好学的亚雯没用多久就能和队员们一起上课了。
虽然是队里年龄最小的,但张亚雯从不搞特殊,十分要强。每天早晨6点就起床,坚持跑完8000米全程。那时候教练不允许她跑那么长距离,但她硬是坚持下来,从周一到周六,除非是下很大的雨,她一天都没有落下过。每一堂训练课,她总是第一个进馆做准备,等着教练布置训练任务。经过彭教练的精心调教,加上自己的刻苦训练,张亚雯很快就成为重庆队的顶梁柱。在九运会比赛前,她因为训练过度形成了骨刺,当时医生说如果继续训练极有可能会断送运动生命,但她还是选择了咬牙坚持。在全运会团体赛中,她既打单打,又打双打,一直拼到抽筋,最后还是教练把她从场地上抱下来的。那届全运会,重庆队夺得女团第五的好成绩。
1999年,张亚雯入选国家队,主攻女双。2000年,张亚雯和队友一起,一举获得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女团、混双和女双三项冠军。之后,张亚雯的球技突飞猛进,很快被选进国家队一队。2005年美国世锦赛,首次参赛的张亚雯与谢中博合作,出人意料地夺得混双亚军,成为那届世锦赛的“黑马”。这次世锦赛的绝佳发挥让张亚雯信心大增,也让她跃升至顶尖双打选手之列。同年在湖南举行的世界杯赛,张亚雯又获得混双冠军;2006年,获得世锦赛女双亚军,亚运会女团冠军、混双亚军;2007年在全英、新加坡、法国超级赛中获女双冠军,澳门公开赛混双冠军;
2008北京奥运会又获得羽毛球女双铜牌。
当年教练与队友眼中的张亚雯
带了张亚雯10年的启蒙教练彭跃说,亚雯的技术和战术都很全面,她头脑灵活、跑动积极,抢网速度快。她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每天都保持着很好的训练状态。“认真”两个字,对她是恰如其分。每次安排的任务,她都能保质保量完成。由于自身条件不是非常好,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全靠她的苦练。
当年的队友胡琳回忆,才五、六岁就进入少年队的张亚雯身体很单薄,但却有一股子认真和倔劲。“印象最深的是每逢教练带队出去时,其他队员都在打闹,张亚雯却按照平常的方式独自在一旁训练。”当年同为队友的小伙伴,大多数人现在都改行做了其他职业,只有她在职业球员的道路上走得最远,“所有的一切和她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据现任国家羽毛球队副总教练、男单主教练,原南桐矿业工会羽毛球队队员钟波介绍,南桐矿业工会羽毛球队在90年代十分红火,多次代表重庆市参加法国友好城市羽毛球比赛。他的启蒙教练是归国华侨唐勇,南桐矿业工会羽毛球队就是由时任矿务局工会文体专职干部的唐勇创建的。他在矿区挑选一批矿工子女,将自己从国外带回的先进羽毛球技术传授给他们。钟波、彭跃是他的第一代学生,皮红艳、张亚雯等算是第二代学生。
张亚雯夺得重庆体育历史上的首枚奥运奖牌后,南桐矿业公司的领导,带着鲜花来亚雯家中向她的父母表示祝贺。“亚雯为矿业公司争了光!感谢你们!”张亚雯的父亲说,女儿获得2008北京奥运会女双铜牌,
与她自身20年的辛勤付出分不开,与南桐矿业工会羽毛球队的挖掘培养分不开,与指导她的所有教练们的辛勤培育分不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19:17:2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9 23:47:32 | 查看全部
曹老师花了不少心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6 20:18:0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