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67|回复: 1

[合理化建议] 再跨一步

发表于 2013-4-11 13:13: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再跨一步
来铭钊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大家和小家,而且其家才是酝酿我们情感的家园。当然我们都需要再往前跨一步,也就是由家再往情感迈进。这就是所谓的“家的情感”吧!
前一个月前我想到一个商标的专有名词,也就是企业的专用名词——信。我当时的第一直觉是注册成商标应该会对事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最后证明我那纯粹是瞎捉摸,因为早就有了关于“信”的商标和事业。
“中华信”和“信”品牌,其实按照商标法来说是只能注册成“信”,但我们在实际运作中是可以有意识,甚至是偏离一定轨道让人们称为“中华信”的。同时人们对于“中华信”和“信”品牌会于心理中和自觉与不自觉中就会依赖这个品牌,这是好多品牌不可能达到的效果。还有改成“中华信”和“信”之后,也就把其品牌和产品价值直接提升成了全国知名品牌。
由于老家有一家很大的白酒集团公司,我第一想法就是把这一信息传递给家乡的这家公司。我直觉“信”和“中华信”品牌不仅仅可以涉足酒类市场,还可以涉猎食品类、服饰类、甚至文化娱乐等等一些行业。这样的结果是家乡的这家公司将从此打破单一白酒行业的制衡,而向着多行业多渠道的方向发展,这是完全符合现实社会的市场发展规律的。我长久以来认为家乡的这家白酒公司的品牌永远都只能是一个地方品牌,因为其名称的乡土气息太浓了。
真正好的品牌在其事业有一定好的基础上是完全可以让其品牌价值在一般基础之上上一个台阶,甚至是上一个大的台阶,或者是上几个大的台阶的。当然这是相比社会市场中的事业一般而言的。
在当时我还曾经与这家企业说过这样一段话:“鉴于***已经很成熟,可以考虑“中华信”和“信”先不干扰***品牌,也就是发展两个品牌。当然先期“中华信”和“信”品牌只能做除酒以外的行业,然后等待合适时机“购并” ***集团和及其品牌。这应该是可行的。我刚才查了,说是不能以“中华”的名称来注册商标,但我们可以人为的来叫“中华信”,也就是让人们习惯成自然的叫“中华信”,这应该不成问题。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的范例。现在的***,到时候可以叫“中华信”酒,但其注册商标是“信”。其实“信”的广告和运作是应该比现在***好做得多的,效果却会比现在***好得多。
不过我最开初是用“中华信”和“信”在网页中来查询的,而我当时还自以为是的以为还没有人来注册,但事过几天之后当我用“中华信酒公司”来查的时候,才终于知道“贵州信酒”。现在来看我当时是多么可笑。
“掌酒”,昨天我想出来了的。注册商标最好是“掌酒”,而不是“掌”,并且在通用情况下最好是称谓“中国掌酒”,“掌酒服饰”,“掌酒食品”,甚至于“掌酒酒店”,“掌酒文化公司”“掌酒休闲娱乐”,等等。也就是“掌”不能单用,只能与“酒”一起共用,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当然在广告的运作中是可以让“掌”单用的。
现在的品牌很是重要,并且要注重不能使品牌产品和行业单一化,而是要使其多元化。也就是品牌的“用途”最好是就能够使其企业远景实现多元化,这是好多名义上的品牌所达不到的。
品牌要形成一种文化,这将要远超企业文化才能让我们满足于对企业远景的渴望。而现实中这种案例极少极少。也就是把企业文化提升到社会文化的成长空间,品牌的名称就显得极其重要。所谓的“掌酒”到一定时候就不仅仅是“酒文化”那么简单了,而是真正的“掌酒文化”,也就是超出了企业文化而形成了社会文化了。前面所说的中国掌酒,掌酒服饰,掌酒食品,掌酒酒店,掌酒文化公司这些所衍生出来的掌酒的品牌到一定时候都与“掌酒”密不可分。
现实的企业和现实的市场经济,我们要怎样来把握住“掌酒”这样的品牌和发展好这样的品牌,其实我们还有好多好远的路要走。甚至于我们的思想上还没有调整过来好好对待和适应它。
这是我们现实的错,也是我们现实社会的错。那么我们需要跨出这一步吗?
答案是必须的。我们要再跨出这一步和再跨出这几步。
革命啊!革我们自己的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3:29:05 | 查看全部
最近准备根据此思路深入下去写一篇关于“社会文化”的文章。我以为企业的“社会文化”布局和建设比企业文化更重要。这就好比人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但这是不可能的,企业也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但其无论把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做得多么好和管理得多么好,那也是不可能长生不老的。只有企业营造和建设好自己和社会的“社会文化”才完全有可能达到,并且是可行的。客观上说,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企业却有可能,但不是企业的企业文化,而是企业的社会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