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收入差距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对于收入较低的大部分基层员工而言,能够提薪应该是大家盼望已久的好消息。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推出已经接近两个月,记者了解到人社部和全国总工会已经展开实际行动,与外界期待的全面推进改革不同的是,收入分配改革的推进方式是“先易后难、逐步推进”,比如在收入差距拉大的现实下,改革将优先着手基层员工,而对于饱受诟病的央企高管收入则暂时搁置。(东方网3月31日)
以上报道中举措的提出正是从大部分基层员工的角度出发而考虑的,比较符合当前的现实状况。
老人常讲:粮仓有粮,心里不慌。而我们现代人年轻人也常说:口袋没钱,心里没底。可见物质基础的重要性。因此,“提低”的最大好处便是可以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这既包括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从物质层面上讲,当他们收入提升时,可以为自己、为家人提供更加优越的生活环境,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对孩子的教育,都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条件好的家庭就可以给孩子请家教、供孩子上各种提升班,条件一般的也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培养各种技能,而条件差的就只能孩子自己努力,学成啥样就成啥样了。从精神层面上讲,提高收入就可以让人们更加体面地生活,再也不怕被人家瞧不起,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可以毫无顾虑地开展公益事业,可以利用闲暇时间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还可以做很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这一切在收入很低的时候是很难实现的!
“提低”必须有制度保障,最好通过法律制度来硬性约束,好的政策执行到下边就会有这样那样的借口来抵制,所以这个“提低”必须全面掌握情况,哪些人该提、哪些人不该提?都应该进行详细的统计并制作出合理的提低计划,不能啥人都一个标准来个“一刀切”,这样会让那些本来工资就高的人钻空子;其次制定的标准也必须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各行各业执行的标准都不同,所以“提低”的标准应该统筹兼顾,既要和当地的消费水平相符,还要考虑同行业之间的对比。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基层员工并不贪,只要能和大部分人水平相当,大家心里就满意,如果悬殊太大,大家心里自认自然会不舒服,那样“提低”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最重要的一点“提低”必须要形成一整套规定,像《合同法》的执行一样要用法律做保障,真正实现基层员工的提薪。
既然现在“控高”难以实现,对“提低”就更应该加层保护伞,首先必须抑制物价,不要因为基层员工涨薪了,物价也跟着涨起来了,那样就起不到“提低”的作用!其次,对于“提低”的企业国家要加大扶持力度,因为企业在经营方式、市场不变的情况下,利润是一定的,如果给员工提薪,无形中会加大企业的成本,国家可以对企业适当免税,也可以给予资金补助,总之都要想方设法为基层员工提高收入。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为人们收入翻倍的喜人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从现在起就应该着手从“提低”上入手,无论国家还是企业都应该拿出实际行动,不要让“提低”成为一句空话!(蒲永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