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若干意见》推出已经接近两个月,记者了解到人社部和全国总工会已经展开实际行动,与外界期待的全面推进改革不同的是,收入分配改革的推进方式是“先易后难,逐步推进”,比如在收入差距拉大的现实下,改革将优先着手基层员工,而对于饱受诟病的央企高管收入则暂时搁置。(东方网3月31日)
根据我国国情来看,想要均衡、稳步发展,有效“控高”才能让大多数低收入群提高收入。而与主权在握的高层相比之下,底层代表却难以少胜多,眼下“控高”暂且搁置的局势给改革热潮迎面泼来冷水,不得不令人为之担忧,收入分配改革会不会是一种空洞口号:只是打雷而不下雨?
对此,笔者也同样质疑,为什么改革的阻碍却在有觉悟的高层那儿产生了呢?他们不是满口的仁义道德“为人民服务”吗?怎么革到自己那儿就实施不了了呢?有人会说,为人不做官做官都一般,身为高层高管也有自己的难处,一个高管的开销有多大?如果降低收入,相比之下他们也就和低收入群没有区别了,付出与回报的反差,把自己的肉分给别人你想得通吗?如果没有了高低之分社会就没有了竞争力,有多少付出就必须有多少回报。
眼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这些领头羊功不可没,国家的经济猛增离不开他们的丰富经验引导。笔者认为,要想“提低”,国家要采取以侧面打压弊端高收入的有效“控高”措施,而不是在降低努力得来的高收入那儿做文章,要从那些垄断行业、国企等存在的弊端细节方面入手。垄断行业通过保护伞有主宰市场经营的权力,他们随时可以抬高物价,这样一来,即使低收入群的收入提高了,而物价水涨船高,贫富差距仍然改善不了。其次是国企,国企的效益并不差,却年年亏空。钱去了哪儿?晒晒他们的家产,他们应拿的收入以外的收入从何而来?把他们不应拿的外收入用来减少税收或用以补贴特困户,也是调动贫富差距的砝码。
除此之外,国家存在不合理收入的现象还很多,笔者家隔壁的张老师是一名工龄较长的退休中学教师,他的退休月薪比在校任职的教师工资要高,还有一些退休·国家干部、公务员他(她)们的待遇更不用说。我们再看看那些贫困地区的孤、寡、残疾老人,他(她)们的补贴是多少?如果把高额退休工资适当调控好,均衡给贫困老人,不也就能平一下贫富差距吗?
总而言之,要实权派把心放居中,“改革先革己”,把眼光放大、放远,才能拉近贫富距离使之实现予定的“中国梦”。对此,笔者只能和千千万万个底层员工一样发出呼吁声,至于如何执行还得在乎于你们这些当权派,如果不能让“控高”得以落实,那么“提低”就没得戏。
文 / 庄柏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