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两条腿不同行,路如何走好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推出已经接近两个月,记者了解到人社部和全国总工会已经展开实际行动,与外界期待的全面推进改革不同的是,收入分配改革的推进方式是“先易后难、逐步推进”,比如在收入差距拉大的现实下,改革将优先着手基层员工,而对于饱受诟病的央企高管收入则暂时搁置。(东方网3月31日)
“提低控高”是工资改革的共识,也是改革需要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最终实现调节工资收入合理性的手段之一。
“提低控高”犹如两条腿走路,必须一致了,才能走好、走稳。现在给出的答案是先提低,理由是先易后难。言外之意,控高以后再说吧。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看似在解决问题,看似在为低收入人群着想,其实质是在保护高收入者,是在玩弄伎俩,糊弄老百姓,为什么这样说呢?
道理很简单。一家人过日子,总收入就是那么多,如果不把家里消费高的一方控制住了,拿什么让另一方的消费提起来呢?我们家兄弟五人,父亲的收入非常低,母亲为维持家庭,总是掌握着平衡,不会让哪个孩子占便宜,多花钱,也不会让哪个孩子吃亏,不花钱。
同理,社会财富在一定时期内是比较稳定的,如果不控制高收入,那么,提低的收入从哪里来,即便是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如果不控高,那么,大头还是被他们拿走,一小部分留给低收入者。这样长久下去,工资收入改革的目的何时能实现,缩小收入差距又成了一句空话。
还有关键的问题,不控高,那么物价上涨的势头难以抑制,低收入者的提低的收入抵消不了物价上涨的幅度,其生活压力更大。引发的社会问题更加严重。
之所以先“提低”,是因为我国低收入人群占比例较大,把低收入人群的工资收入提起来,给个粮糖块哄住了,哄高兴了,那么,反对声就少了。这恰恰掩盖了问题的本质,高收入者外甥打灯笼照(舅)旧,稳稳当当地拿着比普通百姓高出几十倍的收入。
有领导说过一句话,“改革就是拿刀子剜自己的肉”。高收入者位高权重,左右着政策的制定,谁愿意把自己的工资收入先降下了,看着别人涨工资。透过问题看本质,所谓的“先易后难”,根本是不愿意让改革先革到自己头上。
回避问题,绕着弯去改革,叫什么改革?又要想保住特殊利益,又要想高调地喊“改革”, 老百姓不是几十年前的百姓了,不动真的,不来硬的,不控制高收入,终究不会赢得百姓的拥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