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37|回复: 0

[深圳杂谈] 儿子遭横祸卧床两年多 老爸来深陪护当起义工

发表于 2013-4-14 10:09: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3.jpg
谢科良手捧鲜花与众人挥别。

4.jpg
谢科良两年多来都在儿子身边悉心照料。

身上的一件黑色外套是来深圳买的唯一一件衣服,脚下的皮鞋鞋跟已经磨掉一半。来深圳的890天里,他为了陪护儿子所睡的折叠床已经坏了两床,他对深圳的印象就是平湖医院周边500米的地方。终于等到了带儿子回家的一天,他的脸上堆满了笑。他就是52岁的谢科良。他28岁的儿子谢海龙在200年遭遇颈动脉刺伤,颅内出血,重度昏迷,医院下达3次病危通知书。幸运的是,经过医生护士和父亲的悉心救护,他一年以后苏醒了过来。

今年4月12日下午,一辆救护车载着谢科良和谢海龙启程回家,有医生、护士、民警和平湖街道办的工作人员随行陪同。他们历经10多个小时,抵达海南保亭县一个农场。

1

儿子遭遇飞来横祸 生命垂危

如果那晚没有遇到公务员考试失利,谢海龙也许不会去跟朋友喝酒;如果不去喝酒,他可能不会遭遇到陈某等人;如果不遇到陈某,他有可能还在平湖一家工厂做物流助理。但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2010年11月4日凌晨,谢海龙倒在陈某的刀下,颈部动脉被刺破,送到平湖人民医院时已经没有心跳和血压。

最初到医院的48小时内,平湖人民医院医生在没有家属缴费的情况下,先后给谢海龙进行了3次缝合颈动脉、开颅减压、探查出血点的大手术,3次手术大量输血,谢海龙身体里的血液几乎全部换了一遍。

在这48小时里,谢海龙的父亲谢科良还在海南最南端的龙眼果场里劳作,得知儿子遭遇意外,他在妻子的哭声里飞到深圳。赶到平湖医院病房后,谢科良千百声呼唤儿子,但谢海龙处于深度昏迷中,毫无反应。“那时候我的心凉到了冰点,开头一个星期,我翻来覆去睡不着。”

2

老父从海南来深圳 悉心照料

谢科良的龙眼果场是租的,妻子是割胶工人,两人就靠着微薄收入养大谢海龙和一个女儿,培养谢海龙上了大学。得知儿子重伤后,谢科良匆匆地将已经挂果的龙眼果场转租给别人,带着存款赶来深圳。从2010年11月5日开始,谢科良就在平湖“扎根”了。

谢科良随儿子住过抢救室,住过病房。为了方便,他在病房撑起了折叠床,两年多来,他睡坏了两张折叠床。为了省钱,在深圳这段时间,他仅仅买过一件新衣服,一年到头也只穿两双鞋,一双是从海南带来的皮鞋,鞋跟的外侧都已磨平,走路歪歪斜斜,一双就是在病房里穿的拖鞋。

最初,谢海龙处于深度昏迷之中,头部肿得像个皮球。医生告诉谢科良,谢海龙醒过来的几率只有千分之一,类似案例死亡率极高。但谢科良不愿放弃,仍然在病床边不停地呼唤儿子,给儿子按摩手脚,给儿子听收音机。

一年以后,谢海龙奇迹般苏醒过来,谢科良也越来越有信心。他买来葡萄,每次十个八个,鼓励儿子用手指夹着送到嘴里。他买来骨头炖汤给儿子喝,同时也变着花样做各种营养丰富的菜。别人一天给病人擦洗一次身体,他坚持早晚两次给儿子擦洗,还每天定时给儿子按摩。

渐渐地,谢海龙从开始的“排骨男”逐渐变胖,从手脚不能动到右边手脚可以挥动。谢科良曾经反复给人讲述一个细节,“同一个病房的人问我,炖了那么多汤,买了那么多葡萄,你自己吃过吗?我说我从来没喝过一口汤,吃过一粒葡萄,我儿子听到了,眼泪不停地流下来。”谢科良看到儿子流泪很惊喜,惊喜中自己也流下眼泪。

3

病房“义工”人缘好 多方帮忙

从2010年11月4日到今年的4月11日,谢科良从未回过家,从未走到医院周边500米之外的地方,他在深圳过了3个春节,度过了890个日日夜夜。

最初儿子深度昏迷的时候,谢科良能做的事情很少,他就在病房里做起了义工。他帮着护士提东西,搀扶病人。医院有一些没有家属看护的病人,他就帮忙照看。见别人点滴打完了,他就去叫护士。

“在病房里有谁叫你,就去帮忙么?”记者问。“有空就去,不用叫。”谢科良说。

因为热心,谢科良在平湖医院人缘也特别好。平湖敬老院曾经有老人在平湖医院住院,谢科良帮忙看护老人。敬老院院长很是感谢,送来一个轮椅,让谢科良有空推儿子出去晒太阳。后来本报“小心愿 微慈善”报道谢海龙事情后,深圳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社工人员送来一个轮椅,谢科良就将之前的轮椅还回敬老院。

谢海龙的病房里,医生尽量不安排其他病人入住,就为让谢科良能在空病床上睡个舒展觉。余武强医生精通按摩,他经常带着助手给谢海龙免费按摩。

过春节了,谢科良成了留守医生和护士年夜饭桌上的客人,护工李军还把他叫到家里吃饭。大年初一初二医院食堂的饭票,是蒙剑峰医生给的。慰问金和过年利是,医院的杨安群副院长给了,姚柱炜医生给了,蒙剑峰医生给了,龙岗区检察院的刘为平给了,平湖街道信访办的黎蓉也给了。

谈起这些,谢科良都记在笔记本上,也记在了心里。“在深圳人生地不熟,儿子又变成这个样子,我的心是凉到底了,但是医生护士不把我当病人家属看,而是当亲人朋友看,我的心才慢慢温暖起来。”

平湖街道信访办的黎蓉跟踪谢海龙的案子两年多了,她说这也许是平湖街道信访办、司法所忙前忙后最多的一个案子。“谢科良很让我们很感动,我们的黄惠波书记,温石祥副书记也都特别关注,让我们多个部门尽力帮助这个家庭。”

在平湖人民医院的姬中毅院长看来,“这是医患和谐的一个典型,老谢非常理解我们医护人员,也主动帮助我们,我们也尽力帮助他。”

4

父子俩挥泪别深圳 众人送行

4月12日下午,平湖医院骨科的医生护士买来一束鲜花,送给谢海龙和谢科良。谢科良则提前做了两面锦旗,一面送给平湖医院,一面送给平湖街道办事处。

医生护士到病床前,握住谢海龙的手跟他告别;曾经的同事赶来,跟谢海龙告别。谢海龙泪水不停地流下,甚至激动得大声叫起来。

谢科良握住这个医生的手,又握住另外一个医生的手,不断表示感谢。他说,谢海龙站起来的时候,第一个电话将打回平湖;谢海龙能走的时候,一定回来看望医生护士和其他帮助过他们的人。

走的时候,老谢满载着平湖人的爱心,也随身带走一张借条。两年多来,谢家只缴纳了1.4万元医药费,至今,谢海龙拖欠平湖医院26万多元医药费。

2011年6月9日,谢海龙的案子一审判决,陈某因故意伤害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赔偿谢海龙160余万元,但陈某一直未支付任何赔偿。为此,谢家申请强制执行,但龙岗区人民法院经多方查证,确认被执行人陈某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在平湖医院和平湖街道办事处多方奔走下,平湖医院决定让谢海龙先期出院,26万多元医药费打欠条。平湖街道还另外给谢家1万元的人道援助金,联系急救中心安排急救车辆千里送谢海龙回家。谢海龙曾经工作的深圳市伟利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也支付了1.5万元人道援助金。

12日下午2时50分,救护车出发,随车还有两名司机,以及医生、护士、民警、平湖街道信访办和司法所工作人员。他们经过10多个小时奔波,日夜兼程赶往海南。平湖街道工作人员还跟当地政府部门取得联系,尽力安排谢海龙的康复治疗。

来源:深圳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