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30|回复: 0

[生活] 过得硬 不愁卖不动

发表于 2013-4-15 21:29:3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自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标有中国制造的婴幼儿罐装奶粉在中国大陆的销量一路走低。随后几年,几乎所有奶粉制造企业都在低谷中徘徊。或许是出于重振奶粉行业士气的目的,抑或是为打开国产奶粉销售市场的考量,“两会”期间,工商、卫生等部门的高官称,目前国产奶粉的质量合格率已经达到99%,为中国奶粉正名。政府高官也为中国奶粉行业的不景气和销路不畅而忧心忡忡。
  为什么国产婴幼儿奶粉市场如此萧条?我们不妨来追根溯源。07年9月,央视报道:中国制造首推三鹿婴幼儿奶粉,称三鹿集团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科学、严谨的过程管理,展示了中国婴幼儿奶粉的标杆企业形象。可好景不长,08年9月,三鹿就被指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的成份。谁也不会想到,短短一年,中国奶粉龙头老大就瞬息“变脸”,成为“短命鬼”。
  其实,是否购买国产奶粉,国人一直很纠结。奶粉中有三聚氰胺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国产奶粉行业老是官司缠身、麻烦不断,屡屡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犹如“扶不起的阿斗”。即便消费者有心购买国产奶粉,帮扶民族企业,但总不能把自家当做“试验田”,购买问题奶粉哺育下一代吧。当然,这里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人们过度关注国产奶粉质量问题的因素,但奶粉行业自身的“不检点”和“不自律”也脱不了干系。
  中国奶粉总是出问题,还与产业链和监督管理机制有关。据资料显示,美国奶粉行业只有号称“四巨头”的4家奶粉制造企业,反观中国,大大小小的奶粉制造企业却多达40余万家,若要管理好如此庞大的企业群,难度可想而知;还有,政府负责监管奶粉质量安全的部门达13个之多,在众多部门的监管之下,难免没有缝隙。综上所述,未来整合企业、精简政府职能部门对提高国产奶粉的质量和信誉或许会有帮助。
  回到开头的话题。应该说政府高官出面为中国奶粉“说情”,期望中国奶粉行业重新“雄起”,是在其位谋其政,履行自身的职责,无可指责。但打铁还需自身硬。政府高官的说辞自然有一定的份量,但充其量也只是建议性的,老百姓掏不掏腰包,还是自己说了算,除非中国奶粉确实叫得响、过得硬,那又令当别论。按说奶粉质量达到99%已经很高了,可偏偏有人较真,央视名嘴崔永元就说:“谁知道我买的是不是那1%呢?”
  事实上,国产奶粉要打开销路,关键是质量要过得硬,只要质量上去了,就不愁卖不动。但中国奶粉行业若要重振雄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需要一个过程。面对现实,痛定思痛,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在工艺技术、食品安全、产品质量上多下功夫,相信总有云开雾散、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佟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