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0|回复: 1

四款补益功效的春季养生汤

发表于 2013-4-16 14:44: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春天是万物复苏、生长的季节,人体也处于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春季养生应顺应阳气生发的特点,以养肝为主。春季饮食应减少味酸收敛的食物,而适当增加性味甘平的食物,如韭菜熟食味甘补中气,经常食用可助阳气、健肝脾。山药大枣性味甘平,也是养肝健脾和胃的食物。另外,春天要适量食用葱、蒜、姜等香辛食品,可以祛除阴寒,帮助春阳生发,还有杀菌防病,增强抵抗力之功效。
  以下是具有补益功效的春季养生汤,简单有效:
  一、猪排山药汤
  【材料】:猪肋排200克,山药200克,大枣5枚
  【调料】:葱段、姜片、黄酒、盐、鸡精、花生油
  【做法】:
  1、猪肋排洗净斩寸段,焯水洗去血沫沥干;山药去皮切块;大枣洗净泡软。
  2、花生油适量入锅烧六成热放如山药,煸炒成黄色后出锅备用。
  3、沙锅内放入清汤大火烧开,放入排骨、葱段、姜片、黄酒,开锅后小火煮30分钟,放入山药、大枣,再小火煮30分钟,放盐、鸡精调味。
  【小提示】:山药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粘质蛋白,这是多糖蛋白的混合物,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预防心血管系统脂肪沉积的作用。
  二、韭菜银牙汤
  【材料】:韭菜50克,绿豆芽100克,粉丝20克
  【调料】:食用油、姜丝、盐、鸡精、香油
  【做法】:
  1、将韭菜洗净切段;绿豆芽洗净焯水过凉沥干;粉丝剪断泡软备用。
  2、锅内倒油烧六成热,放入姜丝煸香,倒入适量清汤,大火烧开,放入粉丝,再开锅后放入绿豆芽,煮开后撒入韭菜段开锅后,加入适量盐和鸡精,淋入香油即可。
  【小提示】:韭菜是多年生植物,冬天老根休眠,每逢春天发芽,头茬的韭菜品质最好。熟食味甘性平,温补肝脾,助长阳气。
  韭菜下锅时间要掌握好,煮时间长了容易老,时间太短不熟性味则不同,起不到滋补肝脾的作用。
  白芷生姜鱼头汤
  三、白芷生姜鱼头汤
  关键词:驱寒邪理肺气
  材料:白芷5~8克(中药店有售),生姜4片,大鱼头1个,葱白、芫茜各少许。
  烹制:白芷洗净;大鱼头宰洗净,去鳃,切对半。葱白、芫茜洗净,切段。在镬中加入清水1250毫升(5碗量)和姜、白芷,武火滚沸下鱼头,滚沸后改为中文火滚至熟,下葱白、芫茜稍滚,下适量食盐、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四、淮山薏米芡实鸡蛋花煲猪瘦肉汤
  此汤水味道醇香可口,具有滋阴、祛湿、健脾的功效,为老少咸宜的家庭春日汤水。
  【材料】:淮山40克、薏米和芡实各30克、鸡蛋花10克、猪瘦肉400克、生姜3片。
  【烹制】:淮山、薏米、芡实分别洗净,稍浸泡;鸡蛋花用淡盐水稍洗,再以清水浸泡、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开后,改为文火煲两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
  淮山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之药,其性平甘,具有补脾养胃、补肾涩精、生精益肺的功效,常用于健脾养胃、脾虚久泻、虚热消渴、虚劳咳嗽、遗精带下,神疲体倦、肺虚咳嗽等。现代药理学也认为它有促进消化、止泻、祛痰的作用。它与芡实配伍,其补脾益肾的功效尤佳。薏米亦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性凉,味甘、淡,有健脾渗湿,清热排脓,除痹止泻之功,常用于脾虚腹泻,小便不利,湿痹拘挛,水肿脚气。芡实也是性平味甘,能补脾止泄,益肾固精,祛湿止带,常用于脾虚泄泻,遗尿尿频、遗精、白带等,尤其长于固肾涩精。鸡蛋花是广东民间常用的五花茶的五花之一,气味清香,有清热解毒、祛湿消滞之功。在此汤中起了配伍健脾祛湿、清热消滞和调和气味的作用。合而为汤,更具健脾利湿、祛困除痹、清热消滞的功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6 14:46:34 | 查看全部


注意不要插入广告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