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需求旺盛和优质景点少只是高额门票的催化剂,近些年“最拥挤的景点和最高价的门票”成为中国景区的“特色”近几年来,中国景区“价高人多”已成常态,每逢假期民众集中出行时就会成为焦点。
二、中外优质景区资源管理体制对比
不明确的法律规定使得中国景区管理归属不明,往往是文化、城乡规划、旅游、宗教等部门同样拥有对部分景区的管理职权,公安、工商、海关等部门在其职能范围内也都承担着相关职责。
三、对世界遗产繁杂的“多头”管理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管理和人员开支大增。根据杨锐的《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状况分析》,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职工总数达82622人,美国国家公园则仅有14307人(2003年数据),然而,美国国家公园的面积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的6倍。而这还只是园区职工,加上各级管理线,人员的臃肿使得中国景区门票的收入很大一部分被用于负担景区员工的工资。此外,由于每个部门所追求的利益不同,也容易产分歧,进一步加大开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