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63|回复: 3

[过往征文] 一品红

发表于 2013-4-16 23:54: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品红
                李俊红
     那日,敲开楼下邻居家的门,去拿从自家阳台上被风吹下去的衣服。在邻居家阳台的一隅,有一盆红艳艳的植物像一团跳动火苗窜我的眼帘,好熟悉的感觉。是一品红,我忍不住叫出声来。嗯,是的,你也知道它,邻居好奇地望着我。
    我怎么会不知道它呢?还记得第一次认识它是七八年前,那时我到朋友打工的茶楼去玩,看见在茶楼大厅靠近窗户的长方形茶几上,就摆着这样一盆盆的一品红。那是个云淡风轻的夏日午后,金色的阳光透过窗外树叶的间隙,在它身上投下了星星点点的光斑。在那金黄的光晕中,我仿佛看见一位穿着火红舞裙的妙龄少女,正伴随着茶楼里舒缓而温柔的音乐,翩翩起舞。靠进了仔细端详,才知道那火红的并不是它的花朵,而是它的叶子。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个植物叶子的颜色是泾渭分明的,在枝干中部偏下的位置,叶子全是碧绿色的,像深邃平静的湖水;而中部偏上的叶子则是火红色,像深秋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看见我在一旁看得入迷,朋友在告诉我,这个植物叫做一品红,它的叶子一年四季都这么特别而美丽。一…品…红,我细细地咀嚼着这三个字,心底慢慢地泛起一丝莫名的诗意来:品本身就有体验、欣赏的意识,一品红是由于人们轻轻地看了一眼,于是就悄然红透了吗?这不由又让我想起了徐志摩的诗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回家后,我百度查询才知道,一品红是舶自美洲墨西哥的植物。由于它艳丽非凡,尤其是红而大的叶子,一付喜气洋洋的模样,好像正握著双手向人道贺,故又名为圣诞花。而关于一品红的名字由来,也有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古时候,在美洲墨西哥城南的一个村庄,突然发生了泥石流,一块巨石把水源切断。这时村庄里有一个名叫波尔切里马的勇士,不顾个人安危,凿石取水,夜以继日,终于将巨石凿开,当清泉像猛虎般的冲出时,波尔切里马也由于疲劳过度,被水冲走。后来,村里的人在水边发现一株顶叶鲜红的花,格外美丽,很像波尔切里马生前喜欢穿红上衣的样子。于是,人们就将此花命名为“波尔切里马花”,也就是国内所叫的“一品红”。
     再次和它相遇,是在安徽学习深造的日子。那次我去花草市场,想给教室里买些花草点缀一下。一进花草市场,我的眼睛就眼花缭乱起来,各种花草植物都尽情伸展着枝叶,争奇斗艳起来,它们或红、或白、或粉、或蓝、或紫,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绽开花蕾,有的簇拥成串,一阵微风拂过,传来淡淡的、幽幽的馨香。看着它们一个个花枝招展的样子,我不由地犹豫起来:花开时固然娇艳美丽,但花期过后呢?大概也会是“满地落花红带雨”的凄凉景象吧!直到我又看到那依旧开得如火如荼的一品红,我的心跳莫名就快了起来,就像看到离别已久的老朋友,高兴的手舞足蹈。没有犹豫,没有还价,我小心翼翼地捧回了它。放在教室里,大伙都忍不住跑过来围观,有的称其亭亭玉立,有的赞其美冠群芳,还有的不相信世上有如此色彩丰富艳丽的花,纷纷用手指去摸捏它的叶面,以辨其真伪,急得我在一旁大声地喊:轻点,轻点,爱花可不带这样的。
    随后的日子里,那盆一品红成了我们班的“国宝”,大家一有空就围在它身边,细心地呵护着它。天晴时,搬它到走廊里晒晒太阳;天干时,给它洒洒水、松松土;天气一变,立即把它搬回室内防风避雨,慢慢地一品红枝干中部碧绿的叶子也转变成红色,它越发地显得娇艳可人起来。这时我们的寒假也来临了,临回家那天由于回家的心情太过急切,竟将它忘在了窗台上。在惴惴不安中度过漫长的假期后,我一下汽车就飞奔到它的身旁。这一个多月的风吹雨打,它将会被摧残蹂躏成什么样子?没想到,它依旧明艳艳地红着,只是叶片稍微有些卷曲,颜色有些暗淡,在那红色的叶束中间,竟然还冒出了八九个细小的花蕾。这些花蕾让我震撼!那渗透生命的美,那顽强的生命力,从此在我心中扎下了根。
    后来,我们临近毕业了,就将这盆铺红展翠,娇媚动人的一品红送给了学弟学妹。离开它的日子,不知道是因为一品红枝叶的太过娇艳,传说的太过神奇,还是生命力的太过顽强,我仍不时在梦中见过它:在大雨倾盆的夜晚,在人生低谷的冬季,这盆红艳艳的一品红,就像是一盆火红的炉火照亮了我,温暖了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7 08:24:27 | 查看全部
因欣赏一品红的美丽,而有了一份美丽的心情,学会了欣赏,才能品味出生活的原滋味!

感谢李老师对活动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7 13:20:3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08:50:44 | 查看全部
感谢胡老师和王老师的支持,感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