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为加强班组管理,转变工作作风,山东德棉集团有限公司结合生产实际,对运转管理工作实施“363”作业化管理,即“接班前三件事”,“接班后六项工作”,“下班后三件事”。
“接班前三件事”就是:要求各轮班长、生产组长,提前半小时进车间,查阅交接班记录,了解上一班生产情况和车间要求,组织召开辅助工人员班前会;与交班轮班长、生产组长进行对口巡回交接,特别要检查半成品、成品供应情况及储备;初步了解本班人员的出勤情况,做好人员调配,接班后把人员全部安排妥当。
“接班后六项工作”就是:对前一个班的产、质量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指标完成的小组和个人,抓住主要矛盾,及时解决;检查车间各部位温湿度变化情况,以达到稳定生产的需要;接班两小时后进行一次巡回大检查,一查生产前后工序供应、二查品种翻改与了机、三查操作法执行情况、四查质量、五查5S管理执行情况;饭后两小时检查设备维修、温湿度、辅助工工作、小组管理等;向轮班的职能人员了解各方面的工作及到下工序走访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下班前一小时,做好交班一切准备工作,检查半成品、成品储备量,填写交接班工作日志,做好班后会议及活动的通知,陪同接班轮班长进行对口巡视交接,改进接班者提出的问题,在征得接班轮班长同意后方能离开车间。
“下班后三件事”就是:根据公司或车间安排,开好下班后的轮班大会、工序生产会或政治、业务学习;结合车间或轮班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业余操作技术练兵、辅导或文体活动;做好谈心、调解和走访工作,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通过实施“363”轮班作业化管理,使日常生产管理畅通无阻,衔接有序,为下一班生产创造良好条件,为确保实现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益总目标奠定了基础。
(作者:杨爱芹 刘桂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