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00|回复: 11

[话题探讨] 【中立】罚款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发表于 2013-4-17 20:08: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北京等地交管部门对中国式过马路开展整治行动,带头闯红灯的行人将面临罚款,北京罚款10元,四川将行人闯红灯罚款提高至50元,西安提高至20元。对于拒不服从纠正、妨碍民警执行公务甚至有袭警行为的人员,将依法严肃处理。(人民网4月12日)
        “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与红绿灯无关。”针对这种现象,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了严格的治理措施,为了做到立竿见影,交管部门采用了针对车辆违规、违章行驶治理的举措,那就是一个字“罚”!
        4月9日,在央视《新闻1+1》播放南京整治中国式过马路时,直播了一位大妈横穿过马路被交警拦下,交警说:“大妈,你看,旁边就是路口,你多绕几百米不就到了吗?”结果大妈回答,“人生有多少个几百米啊,我要是每天都绕几百米,那人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就被荒废了!”因为这句话,南京的这位买菜大妈成了网络上的红人。
        “南京大妈”横穿马路只是中国式过马路众生相中的典型案例,当交警阻拦、记者采访拍摄时,每个横穿马路的人都能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当前,各地政府出台相应政策,靠罚款这种手段来约束公民的不安全行为,但是罚款只能是一种手段,若处理不好将会适得其反,达不到约束地目的。若让中国式过马路退出历史的舞台,那么我们必须从自我做起改善周围环境、完善规范交通设备设施、建立浓厚的社会正风气。
        自我做起改善周围环境。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的习惯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中国式过马路并非公民的素质低,而是大家都受到了周围环境的影响。我看到他闯红灯,没有受到任何处罚,也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就这样,我学他,她学我……如此周而复始,中国式过马路形成了一种习惯,大家潜移默化中认为这种方式虽不是正确的,但也绝对不是错误。再比如: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在老家乱扔垃圾没有什么事,但到了大城市,看到整洁的街道,自己就会主动收敛自己的行为。所以,从我们自身做起,来改变周围的环境,从而逐渐影响到周围的人,那么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必将逐渐衰减。
        完善规范交通设备设施。在北京《城市道路人行过街设施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交叉口信号控制行人过街可忍受等待时间不宜大于80秒。而目前中国正逐步向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城市机动车辆的逐渐增多,为了避免交通堵塞,大部分的十字路口红绿灯时间都留给了机动车辆。真正的行人过马路的信号灯很短,那么你要想过马路就得等,然而超过大家忍受等待的时间,就会出现这种不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的人。所以现在不合理的交通信号设计,也是需要我们交通管理部门去反思、去整改的重点内容。身为人民的父母官,不能总是要求人民如何、如何去做,在这种中国式过马路形成的过程中,交通管理等部门是否反思过自己的过失呢?所以,完善规范交通设备设施也是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一种亟需解决的问题。
        建立浓厚的社会正风气。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新闻1+1》中说道:伦敦、大阪也有人乱穿马路,但是车会让人。”在国外关于闯红灯过马路处罚也是非常严格的,但是遇到闯红灯过马路的人,机动车辆会自觉停止,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当今社会,每个人在生活、工作中都会遇到各种紧急情况,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让一步,而不是一味的指责他人“素质低”,社会凝聚了这种向上的正风气,那么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也会自我消亡。
        罚款在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中,所扮演的角色只能是一种手段。若想要让这种现象消失,需要每个公民的付出,来改变环境,完善规范交通设备设施,让社会充满浓厚的清风正气。我相信,中国式过马路必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8 08:09:59 | 查看全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以后要多读些你的文章,争取学习到写作方法,让自己的文章也写得如此行云流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8 08:38:46 | 查看全部
会变成目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09:07:16 | 查看全部

回 1楼(登高的温石) 的帖子

谢谢老师的支持。您撰写的文章也是我努力的方向。多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09:07:33 | 查看全部

回 2楼(zeng) 的帖子

感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8 14:34:30 | 查看全部
罚款在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中,所扮演的角色只能是一种手段。若想要让这种现象消失,需要每个公民的付出,来改变环境,完善规范交通设备设施,让社会充满浓厚的清风正气。——很在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8 15:36:35 | 查看全部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的习惯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8:15:44 | 查看全部

回 5楼(wxpzp) 的帖子

感谢老师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8:16:01 | 查看全部

回 6楼(胡云峰) 的帖子

感谢老师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9 17:36:1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