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42|回复: 19

年会体会:踏着劳模创新的脚印寻找差距

发表于 2013-4-17 23:12: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借助工人日报班组天地“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交流会的平台,4月16日,辽宁朝阳供电公司一线班组的刘树坤,走进承德供电公司“赵国良创新工作室”,踏着劳模创新的脚印寻找差距。
        在创新室展出的“地电位带电安装避雷器”新工具引起了刘树坤的关注,有着多年生产一线工作经验的他,深知因停电作业安装避雷器中断客户用电,是一直困扰着供电企业优质服务的难题。这一创新工具的应用,既省时又节省劳动力,据资料考证,带电作业安装避雷器产生的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的60—80倍。
       劳模的发明引起了刘树坤浓厚的兴趣,连珠炮似的发问。
     “赵师傅,您的这项发明能节省多少人力?实现了带电作业的更安全,怎样保证避雷器安装牢固,让设备也安全呢……”
     “节省人力最直观的是节省了参与停电的变电运行人员。这个不用担心,工具的前端是一个套筒扳手,一端与绝缘操作杆连接,另一端内侧是与螺母配合的梅花状键槽,梅花状键槽内外分大小两个孔径,外侧比内侧的大,分别对应锁紧螺母和螺杆端头,还有压簧、滑槽、滑销和滑销卡槽,这些足能保证设备安装牢固,来咱们演示一下,你可以试试安装的紧不紧。”
        随着交流的深入,刘树坤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感叹发明人对工作细节的掌握,决定把该工具的创新原理和使用方法带回去,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在细节上做文章创出实用新型工具,提高人员、设备的安全性。(辽宁朝阳供电公司:吴瑕、刘树坤、崔晓杰)
DSC_085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8 00:29:38 | 查看全部
文章还需要补充刘树坤与发明人赵国良现场交流的细节和重点内容,通过交流,找出了那些差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06:32:57 | 查看全部
谢谢老师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8 07:44:16 | 查看全部
有 图片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8 08:10:4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8 13:24:1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8 14:26:12 | 查看全部
经过名师指点,文章改后确实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8 14:36:47 | 查看全部
4月16日晚,当参观过冀北承德供电公司后,我们几个就总有一种冲动想要写点儿什么,可是通过一天的培训、与老师互动后,稿子却更加不知如何切入了,总觉得水平有限。
   手写稿、手抄稿,经过反复修改、揣摩、电话咨询后,终于觉得可以交卷了。就在借来的笔记本上敲毕最后一字后,准备复制传到平台上时,文档突然丢失……
    懊恼、烦乱、遗憾……各种感觉交织,当编辑老师知道情况后,鼓励我们不要着急,好的文章就需要反复修改,就当是一次修改吧。
    于是,我们又从头来过,直到午夜。
     通过培训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写作知识,更学会了要享受写作的过程。
   
     辽宁朝阳供电公司:崔晓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21:23:0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8 21:48:31 | 查看全部
文章越修改越好,越完善,这过程就是学习,我们一起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