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68|回复: 5

[深圳生活] 人物志:胡晓梅沉寂5年重回一线 主持《简单生活》

发表于 2013-4-18 07:58:3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4.jpg
胡晓梅出现在深圳电台飞扬971的黄昏时段主持人团队里

曾经在十五年里的深夜温暖过深圳人的声音,回来了。这一次,胡晓梅,不谈感情,只谈健康的生活方式。胡晓梅的转身,转得相当彻底。

深圳电台FM97.1(飞扬971),2013年3月4日19时,一个新开的栏目《简单生活》宣告胡晓梅的回归。

在百度百科上胡晓梅有自己的词条。1992年—2007年胡晓梅主持的电台节目《夜空不寂寞》创造了“中国南方广播的奇迹”,在深圳连续15年位居收听率第一。2007年6月英国《泰晤士报》这样描述当时胡晓梅的受欢迎度:“在深圳,每天晚上大约有两百万人收听胡晓梅(Hu Xiao Mei)的电台节目,这个有胆识的女子以她的率直震撼了老中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07:59:11 | 查看全部
她从未离开过电台

在出版了第三本书《告别寂寞》之后,胡晓梅的声音就不再从飞扬971的电波中传出了。她,去哪里了?她还会复出么?这些年来,不断有人在问这个问题,网上有很多曾深夜捧着收音机收听《夜空不寂寞》的“老”听众也在打听她的去向。

《简单生活》栏目开通后一个月,胡晓梅成为深圳新闻网人物志栏目锁定的第一个女性采访对象。深圳新闻网记者尝试用短信给胡晓梅发送了采访请求。在忐忑中,记者的手机很快就有了回音。关于记者所提出的和《夜空不寂寞》有关的问题,胡晓梅略过了,她说“感觉记忆颇遥远,找不回感受,抱歉略过。”

在胡晓梅的影响下,记者加了“简单生活”的微信,每天都能收到各种新的、环保的、有趣的“慢生活”方式的推荐和报道。由此,通过手机、邮件、微信、博客,一个新的“胡晓梅”轮廓渐渐清晰。

记者:现在还有人在网上跪求你当年的节目录音,想买你的书,想知道当年陪伴他们度过在深圳的寂寞的夜晚的美丽声音的主人,现在在哪里?

胡晓梅:离开节目,没离开电台,只是换了一个角度去了解我所在的这个行业,也换了一种节奏去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07:59:38 | 查看全部
记者:转到幕后,是不是可以算升官了?不做主持这几年,忙什么。除了上班,是否有了更多的夜晚的时间陪家人和孩子?

胡晓梅:这几年主要是在负责飞扬971的经营工作。我们的主持人生产出的优秀节目产品,如何能跟市场更有效地对接,如何能转化为经济效益,是电台这一传统媒体在面临网络等新媒体挑战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孩子5岁前,我几乎很少在晚上陪过他,错过了给他讲童话故事的时间。不过好像他对此也不怎么感冒,他貌似只对现实感兴趣,很不屑童话是假的。他从小爱看朱德庸《双响炮》这一类尖酸刻薄的男女对话,也许是跟胎教有关吧,因为他在我肚子里跟着我上节目直到他出生前一天,完全是听着世俗里痴男怨女的故事长大的,基本上对感情的事无师自通。

这几年陪伴家人的时间很重要,不仅是陪孩子,还有我先生也不用在深夜等门了。

更重要的是,我陪伴了病重的父亲,陪他走过了他最后的艰难时日。虽然无法减轻他的癌症痛苦,但我尽了全力让他感受到女儿的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08:00:21 | 查看全部
她沉寂5年重回一线

从《夜空不寂寞》时期关注深圳人的情感状态,到《简单生活》关注深圳人的生活方式,胡晓梅的重拾话筒,是深圳听众的福气。回归幕前,胡晓梅说:为了能让我们更健康地生活,她想做点什么。

记者:回到幕前,是不甘寂寞,还是怀念当年与听众的交流?

胡晓梅:重回节目一线,原因之一是我参与并在一定程度上协助管理层推动了电台的市场化改革,我希望亲身实践这一全新机制下的节目制作和生产过程,真正身体力行地了解这一改革的利弊所在,也为下一步的策略调整积累经验和提供案例参考。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有新的话想说。这些年,我身边的亲人、同事、朋友、同行、长辈、甚至同龄人,噩耗频传,罹患癌症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已经成为了大概率事件。

这当中,最年轻的是深圳晚报记者黄蕾,一个那么勤奋聪慧的姑娘,刚刚30岁却不幸因病去世。仅仅在三年多前,她还跟我探讨过她的情感困惑,期待一次真正的恋爱。

作为一个单身的娱乐版面记者,她几乎每一顿都是在外面吃的,其中绝大多数是快餐;她几乎每一个晚上都在熬夜,不在写稿就在写稿的酝酿中;她几乎恨不能把自己掰成两半用,不仅做着报社的工作,还在计划完成自己的梦想……她的疾病看似来得迅猛,实际上正是那么多年不良生活习惯逐渐累积而导致爆发的。

日前,《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发布:“全国每6分钟就有一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七到八人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症。”“全国癌症发病形势严峻,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50万,因癌症死亡约250万。”

每天,中国有8550人,被医生宣判癌症啊,那就意味着每天有8550个家庭陷入悲苦,以及在心理上和经济上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我想做点什么,为我们能更健康地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08:01:08 | 查看全部
她希望给生活做减法

在《简单生活》的官方微博上有这样一句话:简单最好 生活至上。

2012年12月,胡晓梅甚至还跑到了台湾,参加那里举办的简单生活节。她在简单生活的微博里回忆当时的场景,在大雨飘泼中,不少听众在泥泞的稻田里听歌手的唱歌。这种把一切还原的感觉,胡晓梅认为歌手做回了自己,观众也能感受自己,一切都是简单的,自然的。

后来的事情,我们知道了。3个月后,深圳电台《简单生活》栏目在每周一至五的傍晚7时-8时在FM97.1出现了。或许正是当时在台湾的简单生活节给了胡晓梅灵感?

记者:重拾话筒,能否介绍一下现在的新节目?做新节目的初衷是什么:想重新塑造另一个胡晓梅?还是因为听众的收听习惯有了新的变化?

胡晓梅:新节目叫《简单生活》,顾名思义,也就是希望给生活做减法。近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方面,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我们的生存空间受到污染。

另一方面,居住都市化、食品工业化,让人们享受到便捷的同时,也给日常生活带来了不确定的因素。例如食品安全与身体健康,尤其是近几年,由于许多负面新闻的爆发,成为了城市里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非常明显的是,中国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也开始关注这个阶段的新问题。有的人成为先行者,重新思考生活,并探寻新的生活方式。

实际上,这是世界性的潮流。早在上世纪末,西方出现了“乐活“(LOHAS)的概念,它是指一种贴近生活本源的态度,健康、自足地过生活。“善待自己”、“简单生活”,就是这场新生活运动著名的口号。

经过这些年,这种“健康、可持续”的生活理念已被大众接受,大量“乐活族”出现,并形成了许多相关产业。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越来越多人对什么是“危险、有害”的有了强烈的危机感,渴望获得“什么不能做、不能吃”的资讯,同时他们更关注环境生态,不仅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下一代。

当下中国,正在努力打造“美丽中国“。《简单生活》节目,倡导“綠色、健康、環保、永续”,希望在对人们的生活观念更新、以及健康资讯方面做一些工作,帮大家找到更符合自己需要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08:02:21 | 查看全部
她希望让更多人“听”见乐活者的努力

记者:晓梅姐,对新节目的收听率有没有预期,还能创造之前节目的辉煌吗?

胡晓梅:对新节目没有预期。生活形态的推广是旷日持久的工作,每个人重塑生活观念,调整生活习惯,都需要时间和经历。我只希望作为一个提醒的声音存在,在被需要的时候能够被找到,这个意义本身比收听率重要。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在寻找简单美好的人们,他们也许是为了执着的理想,也许是为了单纯的快乐感受,又或许出于某方面的特殊才华——出发点不尽相同,却涌现出令人惊叹的创意,他们有的在创作,有的在创业。这些人的背后有令人感动的故事,卓越的才智、真挚的情感、惊人的意志力等等,我希望他们的努力能被更多的人看见,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应该被记录在案。

《简单生活》节目3月4号开播至今,已经介绍过好几位忠于自己信念的创造者。例如:“乡土乡亲”的创办人,标准的80后赵翼,2011年秋,和他的中国农业大学的师弟师妹们一起开始了“透明溯源农业”的旅程。他们用整整半年推出了一套乡土乡亲生产标准和品控体系;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才找到并且推出4款茶品。这些茶叶全部来自原产地茶山,纯手工采摘,杜绝任何农残、重金属超标,杜绝任何色素、添加剂、防腐剂,最大限度保留传统工艺。这些茶都通过了欧盟198项检测,是造福消费者的善举。

出生于1989年的戴培根,以一己之力建起了“小草帽”农庄。毕业于武汉大学医药专业的他,在校期间就一直钻研绿色农业,毕业后就在惠州山区身体力行。他租了100亩左右的农地,养殖了1500只左右的芦花鸡,供应深圳市场土鸡和土鸡蛋。他想方设法搭配健康的杂粮饲料,以自己研制的中草药配方克服鸡群的防疫难关,不施用激素、抗生素和西药,使产品符合健康、无公害标准。

杜艳玲,家在五常,几代人种植大米,在她的建议和推动下,家中几十亩土地都采用完全的自然农法种植,不仅保障了大米纯净的品质,且营养更丰富。

《简单生活》希望搭建起这样一个平台,让有共同理想的人相互交流和分享,也为听众提供更健康实用的资讯,让我们的生活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深圳新闻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