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91|回复: 6

[散文] 我的伯伯

发表于 2013-4-18 21:49: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1年农历4月11日,我的伯伯因病抢救无效,走完了他人生69年的路程。回忆起伯伯平凡的一生,他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我的伯伯生于民国31年4月19日。那时的中国处于军阀混战的时代,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着我们的祖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伯伯在这段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中,成就了他以后为祖国为人民贡献的毕生理想事业。
我的伯伯因家庭贫困断断续续读了4年书。因母亲病重,12岁就去附近的煤矿挑脚力,为父亲分担生活重担。家里兄弟姐妹十几个,在供销社工作的父亲微薄的工资远远不够养活家人,于是15岁那年也进入了供销部门工作。他一直都是在边工作边努力学习,在工作中才华毕露。上级领导部门多次表扬嘉奖,动员他去大城市发展,那时他像一只小雄鹰,完全有机会大展宏图之志。但都因母亲病重为尽孝,要抚养幼小的弟弟妹妹尽责,故一直没离开他热爱的故乡热土,一直平凡的生活着。但是伯伯有着军人般的军姿,因为曾经在他心中,也有过做军人的梦想。
我的伯伯在经历中国贫穷的年代,因那时缺医少药,医术落后,到最后只留下了兄弟姐妹6人。因母亲病重18岁就结婚成家替父亲分担起家庭重担。母亲去世后,小妹才十个月大,幼小的弟弟才十二岁。长兄为父,伯伯年少就撑起了家中的一片天,他对弟弟们细心教诲,他把弟弟妹妹抚养成人,帮他们成家立业;在亲情身上,他付出太多;在他身上,只有责任,不求回报;为了家,愿意付出了一切。这期中的艰苦只有他自己知道。平凡年轻的他早早就挑起了家中的重担。
在中国60年代经历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当时伯伯在村里任会计,在这工作中伯伯实在付出太多努力,精打细算带领全村人度过难关,全村没有一个人饿死;在当时社会创造了历史奇迹。伯伯二十多岁就挑起着全村人的重担, 管理能力在社会上得到了体现,在社会上获得大家的爱戴于信任。
70年代,伯伯进入食品站工作,继承祖业杀猪卖肉,他在生意上童叟无欺,敬老爱幼。伯伯作为生意人在社会上赢的了很好的口碑。
我的伯伯育有三儿三女,他很爱他的儿女。伯伯在教育子女上很有一套,在70年代儿女上初中时,为了让儿女们更好的学习知识,伯伯亲自跑到离家一百多里的市里买了一套数理化辅导书,花费了十几块钱。那时一学期的学费也就是几毛钱吧,伯伯为了带着儿女走向渴望知识的天堂,为了让儿女不再过着面向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费尽了心思,付出了太多的代价。付出就有回报,后来儿女都考上了大学,现在都在城里生活着。这在农村是十分罕见的,我大哥成为全村第一个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大学生。伯伯经常教育儿女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时刻不忘回报社会。伯伯的家庭教育模式在社会上得到了公认,也成为了社会上最受人羡慕的幸福家庭。今天孙子们都考上了大学,大孙子也做了一名国家公务员,第二个孙子现在也正在致力于国家的航天事业。可以说今天伯伯一家现在真正成为了“书香门第”。儿女也很听伯伯的话,时刻不忘回报着社会,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对于家来说:伯伯为儿女撑起了家的天堂,为祖国培育了优秀人才。
90年代,为了让后代继承先人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德高望重的伯伯主持了刘氏家谱的修缮工作。在修缮刘氏家谱的过程中,先人的伟绩深深的感触我的伯伯。伯伯决定要做一件人生最有意义的大事,带领全村人走上致富脱贫的道路。
此前,我的伯伯以全票通过当选村长。伯伯做干部的人生格言是:造福一方百姓为己任。他宽以待人,严以律己,无私奉公。  
伯伯在村里是第一个敢为人先的好干部,他以农为本,带领村民大修水利,为农田大兴水渠。伯伯他高瞻远瞩,要想富,先修路。
在这工作中,第一要克服村里落后思想的影响,民以食为天,好多村人担心修公路会失去很多的水田,影响吃饭问题。第二经济问题,修路的经费从那里来?
伯伯挨家挨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向村民描绘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及美好前景。在经费方面,伯伯多次找上级领导沟通,拨款,找有新思想的老板慷慨解囊。从公路动工到最后,伯伯都身体力行坚持在第一线,由于儿女亲人都不在身边,伯伯不太愿意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累了就随便在那里坐一坐,饿了就随便吃几个红薯,渴了就喝几口井水。
在这期间,在城里工作的儿女亲人都很心痛伯伯,做他的工作,您老革命一辈子,也该休息了,也该去城里和儿女一起去过城里人的生活,享受清福,幸福安度晚年。但伯伯还是坚持工作,不肯离开工作岗位。
在伯伯带领的全体村民努力下,全镇第一条通往各家各户的村水泥马路历时二年终于竣工了。
今天,我们村一栋栋现代化高楼拔地而起,村子里车来车往,村民过上了红红火火的生活,走上了富裕之路。
我的伯伯由于长年累月的透支工作,终于积劳成疾,不的不离开他的工作岗位;不得不离开他的村民,他的父老乡亲,去城里和儿女一起去生活,疗养身体。
我的伯伯个子很高大,威严,待人和蔼可亲,对亲人要求很严格。他一直都是我们后辈心中学习的榜样。受他的影响,从我们祖辈到孙辈,没有过一人有违法记录。
伯伯对我们侄儿要求很严格,从小教育我们好男儿要志在四方。他的侄儿也没有辜负他的厚望,今天他的侄儿都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城市创业,名震乡里,替他完成了年轻时的未经事业。
在城里疗养身体的伯伯,心里时刻记着他的父老乡亲。在春耕农忙干旱的季节,他都会回到家乡战斗在第一线,多次找上级领导拨款,修缮河流,农田水渠。
由于常年累月的工作,不顾自己的身体,伯伯不得不住进了医院。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的身体已经不堪一击,生命已经到了的尽头。他还可以为父老乡亲做好多的事,他还舍不得离开他所热爱的热土地,他舍不得离开他所忠诚的人民。
在伯伯病重期间,各级领导都来医院看望慰问他老人家。父老乡亲拿着自家的最好的农产品,鸡鸭来看望伯伯,他们舍不得他们的领路人,他们不愿意相信伯伯真的会永远离开他们。
在伯伯病重期间,他的兄弟姐妹,儿女都守在身边。伯伯交待说他百年之后的丧事由大弟负责,要从简,不惊动村民,不打扰村民。在伯伯心中,永远装着想着他的父老乡亲。
在病危期间,听说伯伯当时多么想他少时顽皮的侄儿们,多么想最后看他们一面,给他们最后的教导与叮嘱。可最后他还是担心会影响千里之外侄儿们的事业, 最终放弃了叫侄儿们及时回家。这也造成伯伯及侄儿们人生最遗憾的地方。
伯伯,您可知道,听到您老人家去世的消息,您的侄儿们痛哭流涕,马上坐最快的车赶了回来,多想再看看您老人家一眼,多想再听听您老的教导,可是,伯伯-----您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长歌当哭泪泣天地,亲情余悲永流人间。
伯伯,您老的葬礼怎么会简单呢?各级领导都亲自参加了您老的葬礼,全村在外工作和做生意的村民听到您去世的消息都马上赶了回来,为您老送葬,全村的男女老少痛哭流涕把您老送上山。这浓重的葬礼在全村还是第一次。伯伯您永远活在全村人的心中。
伯伯您作为一个农民很平凡,但是伯伯您一生为农村的事业成就了您的伟大。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您身上人民看到了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您忠诚于您的村民,您为国家培育出了优秀的儿女,您无愧乎您伟大的人生,您无愧乎一个伟大的亲人,您无愧一个乎伟大的父亲。伯伯,您老放心的走吧,我们后辈将继续继承您的事业,为家乡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努力把我们热爱的故乡热土建设得更加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21:53:20 | 查看全部
老师们,指导一下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8 22:37:28 | 查看全部
一个爱家爱业的慈祥老人,一个可亲可敬的农村干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5 23:12:56 | 查看全部
利君老师写的稿子让人眼前一亮,继续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3 19:59:51 | 查看全部
真情实感的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3 20:51:5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3 21:04:54 | 查看全部
真实、质朴、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