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27|回复: 3

[深圳生活] 电工奋斗多年成立律师事务所

发表于 2013-4-19 07:45: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jpg
许宜群

起跑点:黄木岗安置区岁月蹉跎

许宜群的老家安徽泾县,被誉为“宣纸之乡”,县城读职高的他,毕业后成为一名电工。由于思维敏捷,能言善辩,他很早就认定律师职业才是自己的最爱。从那天起,这个“律师梦”就伴随着他。

1992年,我国律师制度改革元年,大批律师放弃公职身份,成为市场经济的弄潮儿。这一年,许宜群经过多年苦学,终于通过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圆了当律师的梦。之后几年,许宜群在皖南小城做律师,虽然比起电工有成就感,但很快“疲劳”了,对于一名律师来说,施展拳脚的空间太小,他渴望一个大舞台。

香港回归那年,许宜群揣着借来的几千块钱,只身南下。第一次面对深圳,胸中充满豪情,可豪情归豪情,最迫切的是找到工作,不为温饱困扰。他去了黄木岗安置区,蜗居在朋友的宿舍,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单间。“也许,这就是深圳魅力吧,即便白天跑得筋疲力尽,可是一梦醒来,疲劳便消失殆尽,因为这片热土孕育着希望。”往事历历,与朋友挤在铁床上的往事,让他感到弥足珍贵。

每天起床,许宜群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去宝安北路的人才大市场,寻觅工作机会。许宜群清楚地记得,那时人才大市场的门票5块钱一张,验票进入后,每个单位的展台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一等几个小时,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两三个月,许宜群身上的钱快花光了,压力越来越大。

终于,珠海一家中美合资的无碳纸生产企业,相中了许宜群,聘请他担任企业法律顾问。但在珠海一周,他就呆不住了,这里的风景固然美,可缺少聚拢的人气,而深圳却像磁石深深吸住了他。于是,他辞职重返深圳,这时恰好有个亲戚来探望,见到他落魄的样子,同情不已:“嗨,还是回老家吧,起码有个端得稳的饭碗。”听到这话,隐忍许久的闷气一下爆发出来,“我无怨无悔,不离不弃,我相信自己,也坚信深圳绝不亏待努力的人,准备好了的人。当初我离开家乡,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即使当不了律师,我还可以做一个优秀电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07:46:30 | 查看全部
转折点:第一个月赚了5400元

一次次碰壁后,许宜群意识到,欲在应聘大军中杀出重围,单靠盲目使劲肯定不行的,必须动脑筋。通过连续几天的细致观察,他发现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先将与其需求不符的简历搁在一边,这其间可有讲究。于是产生灵感,第二天他带着一份简历去了人才市场,先对招聘单位进行筛选,再有针对性地现场修改,果然吸引了对方眼球,宝安集团一家下属公司表达了录用意向。

最后一轮面试,当考官问到薪酬待遇时,许宜群斩钉截铁:“一个员工薪酬的多少,取决于他能给公司创造的价值有多大,如果我能给公司创造可观价值,那理应拿到与之相适应的回报。反过来,如果不能给公司创造价值,那么我一分钱不要,卷铺盖走人。”面试官当场拍板:明天就来上班。

第一个月下来,许宜群就拿到了5400元工资,用信封装着的,打开时那份激动难以言说。很多同事只觉羡慕,可他们并不知道,这一个月来,他投入了全部精力,每天都是公司最早到、最晚走的人,为多出业绩,他夜以继日地钻研。第一次出庭打官司,他就一举击败对手,为公司挽回十几万经济损失。就这样,许宜群靠着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公司高层的信任,也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于在深圳的首份工作,许宜群非常用心,由于业绩突出,薪水也节节攀升,名气也越来越大。但优厚的待遇,并未让他放弃初衷,在这家公司干满3年后,他毅然辞职下海,成为一名职业律师。

新千年之际,许宜群加入启仁律师事务所,成为一名合伙人律师。在这家事务所,许宜群一干十多年,期间,他接手办理了连自己都数不清的案件,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律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07:46:56 | 查看全部
冲刺点:拥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在大多数律师眼中,成为合伙人就是事业的顶峰,但许宜群并不这么认为。在业内多年摸爬滚打,他强烈意识到,由于律师行业大多采取合伙制,主要靠律师个人单兵作战,很难做大做强。于是,他萌发一个大胆念头——创建一个新型律师事务所,一切按公司化、团队化的模式运作。

2010年10月,许宜群的事业迎来飞跃,他创办了属于个人的鑫涌律师事务所,昔日的电工,而今梦想成真了。为探索先进的管理体制,他多次前往北京、广州取经,经过两年多发展,迄今律师所已拥有20多名员工。在深圳打拼十多年,许宜群从内心感恩这座城市。作为律师,回报社会的最好方式就是法律援助。“那些困难群体或个人,由于经济原因请不起律师,合法权利得不到伸张,每次遇到这类案件,我都愿意出手,尽力帮上一把。只要敞开心扉,哪怕一个小小机遇,也许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宝安公明某残疾人士非因公死亡,给家庭带来巨大困难。许宜群从朋友处得知,立刻与这家人取得联系,进而伸出援手,将身上的几千块钱交给他家料理后事,随后以律师身份与相关部门多次沟通,最终为他们争取到一笔可观的抚恤金。

两年前,许宜群在网上浏览到一个“恳求律师帮助”的帖子,一位黄姓外来女工,哥哥在劝架中被人用刀捅死,因无力聘请律师上网求助。他立即建议黄小姐,通过政府部门申请法律援助,并承诺为她免费打官司。深圳市法律援助处经过审核,决定委派许宜群担任该案援助律师,虽没有一分律师费,但他全力以赴,直到行凶者受到应有惩处,受害人家属得到一笔赔偿款。结案后,许宜群还将自己一份交通补贴,捐给了这个失去亲人的贫困家庭。

援助案件越办越多,许宜群对这项公益事业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社会对法律援助的需求这么大,应该利用更广阔的平台,吸引更多同行,投身这项工作。” 如今,在他的推动下, 由深圳新闻网、深圳市法律援助处、鑫涌律师事务所等共同发起的“深圳新闻网公益律师团”成立运作。这一网络平台,为更多需要法律援助的困难群体带来了福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07:47:37 | 查看全部
心愿: 树立法律服务行业新标杆

座右铭: 先做人,再做事

兴趣爱好: 旅游、打高尔夫

最感激的人: 母亲

最成功的事: 拥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最难忘的事: 母亲挑着木箱和被褥送我上学

最遗憾的事: 未曾到世界500强企业感受先进管理理念

来源:深圳特区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