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13|回复: 2

[深圳人文] “深圳摄影第一人”何煌友辞世 老照片记录深圳

发表于 2013-4-19 08:27: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5.jpg
何煌友,1938年11月出生于深圳市横岗西坑村。一个人用一部相机记录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史。有人说,如果没有何煌友的拍摄,深圳的影像历史至少有10年都是空白的。

6.jpg
1.上海宾馆段——深南中路(1982) 6.蛇口开山炮打响改革开放第一炮

7.jpg
2.蛇口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8.jpg
3.咖啡档首次出现在深圳街头(1981)

9.jpg
4.蛇口外来打工妹,下班后在海滩上漫步(1984)

10.jpg
5.东门麦当劳店开业(1990)

11.jpg

这座城市是那样深地嵌入他的生命,以至于深圳每一个细微的前行脚步,都如春雷般踏响在他的心弦。深圳第一个春节花会、第一场商品展销会、第一次书市……50多年来,深圳摄影第一人——何煌友用一部相机定格了一座城市的发展史。

哪里有工地,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他的眼前,永远是赶往下一个拍摄点的走不完的路。然而,4月16日夜里,他终于走完了75年的人生路,永远离开了这座令他挚爱一生的城市。

斯人已逝,但是无数活着的人们仍然在透过他的眼睛看深圳。这些清晰鲜亮的照片,不仅让人们看到深圳沧桑巨变的前世今生,更让人感受到他的心跳声和他对深圳那份痴爱的热度。

“我只是一个记录者”

“我只是一个记录者而已。”这是何煌友生前说过很多次的话。

为了选取更好的角度“记录”,单位分房子时,拥有优先选房权的何煌友却不顾家人反对,选择了所有同事都不想要的顶楼房子。“当时,只有在顶楼才能看到国贸的工地,为了拍国贸的建设过程,其他楼层我都不考虑。”何煌友认为自己的选择有充分的理由。

1987年2月一个夜里,这一年的第一声春雷划破夜空。“春雷一声,新城一座”,灵感如窗外的闪电般在何煌友心中闪现。住在顶楼的他在阳台上支起三脚架,握紧相机整整拍了两个小时,一幅获奖无数的佳作——《春雷》就此诞生了。

的确,何煌友的“记录”从蛇口开山第一炮到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从深圳第一个迎春花会到第一场商品展销会……哪里有鞭炮声响,哪里有工地,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在50多年辛勤的工作中,何煌友相机从不离手,甚至晚上睡觉都抱着它……“记录”,这个看上去简单平实不过的字眼,何煌友为之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他不仅仅是记录者

30年间,深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而何煌友将它们一点一滴都用相机留了下来,那是深圳的记忆,是深圳的根。

实际上,何煌友对深圳的意义绝不仅仅只是一个记录者。因为除了手中的相机,他还用自己的创新和胆魄,为深圳摄影的发展做出过很多不可磨灭的贡献,创造了多个神话般的奇迹。

他坚持走自力更生、以文养文的道路,自筹资金建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栋摄影大厦;成功举办了第24届国际摄影联合会代表大会,让这世界最高级别的摄影盛事第一次离开了欧洲,来到了中国,来到了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带领一个小文化团体连续14年举办了摄影界公认的最重要的全国性摄影赛事之一——全国摄影“十杰”年赛,影响力辐射至港澳台及海外华人摄影界……

他的离去是巨大损失

16日夜晚23时,何煌友因脑梗塞并发症,猝然离世。消息传来,他的很多同行和后辈们都难以相信。

接受记者采访时,深圳摄影学会副会长钟国华还没有完全从失去恩师的混乱和悲伤中解脱出来,采访因此一度延后。他说:“太突然了!老师还有那么多心愿没有完成,就在不久前,他还踌躇满志地告诉我,正在准备梳理自己一生的摄影作品,写自己的回忆录……”

在钟国华的眼中,何煌友低调务实,又极具胆魄和创新精神。“他希望我们摄影学会今后一直能够坚持开拓创新的精神,再创二次辉煌。作为后辈,我们一定会尽力完成他的遗愿,尽我们所能使深圳的摄影事业发展得更好。”

对何煌友的离世,深圳晚报摄影记者赵青觉得难以置信。赵青说,何会长曾经组织学会会员为湖南省一个极度缺水的边远村落干洞村募捐,“当村子用我们捐的钱修通了一条供水管道时,何会长高兴地把消息告诉我们每个人:‘干洞村有水了!’我现在还记得他满脸欣喜的神情……”

赵青说,何煌友的摄影作品是不可替代的,他的离去是深圳摄影界乃至中国摄影界的一大损失。

来源:深圳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9 09:42:00 | 查看全部
何老一路走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9 12:04:16 | 查看全部
走好老人,您的摄影作品永久留在人们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