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59|回复: 2

[散文 随笔 杂文] 《中国智慧》:像沏一杯清茶

发表于 2013-4-19 20:03: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智慧》:像沏一杯清茶

阳  君(江苏  徐州)

《中国智慧》像一杯清茶一样,清新、纯净、透明中蕴含着哲学的精神。
不知道有多少所谓的文人骚客读过《周易》、《论语》,更不知道有多少所谓的“国学大师”读过《道德经》、《韩非子》?笔者虽然头顶着数个作家协会会员的帽子,但面对易中天老师的《中国智慧》时,仍然汗颜,甚至于有“愧对列祖列宗”之感。相较于易中天老师深入浅出的《中国智慧》,我之前所读过的那些东东简直入不了“法眼”,我发现自己以前的想法太过浅薄,如对《周易》的认识我就仅仅停留在“它是一本记载中国古老文化的经卦,类似于风水书”的层面上。但是读了《中国智慧》后才真正了解到《周易》其实不仅仅是一本卜卦书,更是一本哲学书。所以,易中天说:“《周易》是巫术当中有哲学,至少有哲学精神。”
“中国智慧”这个题目很大,是悠然自得地浮游在清茶中的馨香,沁人心脾。易中天先生站在“取其精华,去其不足”角度深挖其中的理念精髓,并从管用实用、完整体系、战略指导等方面漫延开去,跨过了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陷阱,用唯物辩证法哲学来指导、引导,起到了扬弃贯通的作用,也跳出了文化、理念、方式、机制、规则转弯接轨磨合过渡时期的双重困境,经受了反复考验的成熟可操作的创新道路和价值体系。如孔子被误导、老子被误读、孙子被误会、韩非子被误用等,全新解读的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糟粕、精华和流毒让人耳目一新。
《中国智慧》共分六个章节,其中《禅宗的境界》最有新意与创意。禅宗佛道,历经几千年,一直备受追捧。现如今,似乎人人都知晓禅理,但是关于禅宗的境界,却罕有人知,自身修行起来更寥寥无几。易中天先生却以半是诙谐幽默半是正统直白的方式用个接一个的小故事把禅宗的由来、传承及觉悟缓缓道来,像沏一杯清茶,经过放叶、冲醒、翻滚、叶沉、茶静,最后万物皆空。所以,“禅本身的意思是静虑,原本是佛教的一种修行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就是打坐,盘腿坐下,安安静静地想。不是想,叫非想;不是不想,叫非非想,最后进入一种什么境界呢?想入非非。用最白的话来表述坐禅,就是发呆”;所以,书中首先讲到“立地成佛”,就得说禅宗的境界在瞬间,靠觉悟,不是修行;所以,整个中国智慧的体系中,禅宗不同其他,而是一个新的阶段和层次;所以,易中天老师用一句言简意赅地道出了禅宗的境界:“该放下就放下,该拿起就拿起,想放下就放下,想拿起就拿起。”

注:《中国智慧》,作者:易中天;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定价:25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20:03:47 | 查看全部

三千年胡杨……坚强生命的不朽礼赞

三千年胡杨……坚强生命的不朽礼赞
阳君

我一直震撼于辉煌地招展在一望无际戈壁沙漠里的胡杨。
“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三千年的胡杨,像一面面旗帜,以其生命的坚韧和顽强,把一丘一丘麦浪般淡金色的万顷波涛睥睨于视平线之下,任其连绵滚伏着伸向远方,而从不畏惧与害怕,那种藐视一切的傲气让你不得不肃然起敬。赞誉和敬佩由此而生。
胡杨的生命是坚强的,它耐旱也耐热耐寒,更耐得住寂寞。供胡杨生存的地域条件很多,可以随意扎根发芽在任意一处,而并不像有些植物那样挑剔地选择生存环境。当胡杨在其他地域生存的时候,它因为普通到其貌不扬而往往被人们忽视和忘却。唯有在大漠,在那没有柔风细雨,甚至没有安身立命的土壤和水源,只是一望无际的荒芜与苍凉世界,胡杨才彰显了它独特的个性。胡杨家族合则蔚然壮观,成一道天然屏风,拒风沙于屏障之外;分则独木成林,与险恶抗衡,让自己虬髯的身躯迎风挺立在无边的寂寞和孤独中,即使被狂风恶沙淹没于一时,也敢于挑战生命的极限,顽强地让生命在沙丘漫延开,即便扭曲成抗争的美,也美得悲壮而凛然!
胡杨自小就具有生命的坚强。当胡杨还很幼小的时候,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她会把自己的叶片变异得狭长而细小,宛若少女弯曲的柳眉,形似柳树,但比柳树更漂亮;进入青春时代的胡杨,叶片会变成卵形,如同夏日的白桦叶,但比白桦叶更加沁人心脾;当胡杨终于进入壮年能够完全独挡风沙的时候,叶片就会定型为椭圆形,生命至此完全张扬开来。当你漫步在任何季节的胡杨林中,那一种独特的千姿百态的美丽所形成的气场,会使你的心灵遭受到强烈的震撼,眼前所有的景致仿佛都如梦如幻。
三千年的胡杨挺立在大漠上,像一位饱经风霜的智者,沉默不语。他以三千年的岁月,见证了宇宙的苍茫无垠,曾经亲眼见证了多少金戈铁马?曾经目睹多少回血染黄沙、马蹄翻飞?那一种豪情苍悲没有《史记》描述,却似楼兰胡音谱写了丝绸路上的驼铃叮当、情意悠扬,或许,他曾经见证过一双双开拓者的蹒跚足迹,虽然被岁月的风沙无情地掩埋,却也在记忆中芳草萋萋,那如胡杨般点点绿荫,又似散落在大漠深处的珍珠,点缀不屈的生命蜿蜒前行……
礼赞胡杨宜在夏季。这个季节里的胡杨茂密而繁盛,粗壮的如古庙铜钟,数人联手亦难以合抱;无论远观或近视,挺拔的胡杨都像百年佛塔,直冲云霄;偶遇胡杨呈怪异状时,也似苍龙腾越,虬蟠狂舞;觊觎玉树临风,更秀美如月中仙子,妩媚诱人。仅就密密匝匝的树叶也风采独有。更为奇者,在同一棵胡杨树冠的上下层,会共同出现几种不同的叶片,真可谓奇妙绝伦,令人惊叹不已。
进入金秋时节,随着一阵阵秋风扫过,胡杨叶片便在萧瑟中由浓绿变成浅黄,继而又变成杏黄,最后是金灿灿的一片流光溢彩。此时的胡杨,以他沧桑的身躯,诠释着生命坚韧的诗意。在落日的辉映下,如潮如汐、斑斑斓斓,漫入大漠,连接遥遥天际,以他不朽的灵魂,破解着倔强的奥秘,和落日晚霞融入一体,辉煌凝重,超凡脱俗。
三千年的胡杨,经历了太多的风雨沧桑和悲苦凄凉,看惯了太多的风花雪月与世间冷暖,然而,胡杨再坚强也同普通的植物一样需要爱,需要爱之水的浇灌。即使根须可以扎入大漠深处十米之外,如果长期得不到水的滋养,胡杨便会迁徙,重新寻找有水的地方扎根、生儿育女。年年代代的寻找和迁徙,才有了今天大漠深处到处胡杨繁盛的绝世奇观。而那些因没有水源干渴致死的胡杨尸体,就站立成了大漠深处一个个渴望关爱和期盼甘泉的爱的身姿,时刻遥望着几缕羽毛样的白云刘海般掠过大漠的额头,妖娆地向着荒芜向着苍凉向着渴望也向着生活微笑着、存在着。
哦,这震撼我生命激荡我灵魂的胡杨啊,这守卫着大漠戈壁也守卫着坚强守卫着绿色生命的胡杨!

注:胡杨,又名胡桐,蒙古语叫“陶来”,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杨树品种,被誉为“活着的化石树”。性耐旱,其根可以扎入沙漠十米之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5 10:41:07 | 查看全部
该放下就放下,该拿起就拿起,想放下就放下,想拿起就拿起。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