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年创新成果37项 7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井楼油矿技术创新硕果满枝
日前,在河南油田2012年技术创新项目评审中,井楼油矿申报的三通式表补心、法兰盘根快速更换工具等11个项目被评为局优秀技术创新项目,位居全油田首位。
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与井楼油矿技术创新协会共同努力的结果。2011年2月份,井楼油矿整合技术创新场地、设施和人力资源,成立了赵学良创新工作室。这个工作室是致力生产服务,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培养为目的的活动平台。他们以赵学良成长为中石化技术能手的蝶变经历,开展典型引路,营造创新氛围,让职工爱创新、想创新、能创新、会创新,人人争做创新能手。
技术创新协会成立两年来,协会成员围绕生产难题,凝聚智慧,潜心钻研,开展技术攻关,发明了一批“市场买不到、专家想不到、生产很需要”的创新成果。2012年,该协会对抽油机皮带磨损快消耗量大、油井掺水阀易堵塞等难题立项攻关22项,并在生产运行中,对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地增加攻关项目,全年共研制出键槽变径复合式皮带、防堵塞直观可调掺水阀等创新成果37项,其中套管气自动防压阀、光杆除垢钳等7项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同时,发表技术论文5篇,其中稠油开发3篇,石油天然气学报2篇;撰写QC成果27项,有8项被推荐到局发布。
尽管成绩斐然,但是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项成果的背后都有着辛勤的付出。以前对于井口无配电箱的油井抽油机来说,需要站内和现场员工打电话配合操作,稍有疏忽就会误启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采油十一队电工技师张林山深入现场揣摩研究,研制成功抽油机多功能远程控制保护器,通过加密无线数字发射/接收和控制电路,实现在井口对站内配电室的远程控制。现场试用一个月后,发现的稳定性和精准性不够,又增加了电机瞬时电流、瞬时电压、功率计量和防雷保护,提高了装置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目前,该成果已被勘探局、分公司推荐到河南省参加“百项技术创新成果”评审。
解决生产难题,为生产经营服务是技术创新协会最终目标。去年,油矿在盘点材料费用时,发现光杆消耗快,库房供应不上,为了能使更换的有修复价值的光杆重复利用,协会主动承担了光杆修旧利废工作,研制了光杆校正装置,并组织技师定期到各队井站修复光杆,去年共校正光杆50根,创效益1.25万元。针对在使用异次皮带轮的油井上,皮带消耗量过大,引起成本增加的情况,技师协会成员对皮带消耗较大的采油队计量站调查摸底,查找出皮带消耗快的5项主要影响因素,经过科学计算,确认了异次皮带轮承载范围、皮带打滑烧皮带、“四点一线”未调好、电机皮带轮破损或槽型错误、抽油机不平衡等因素,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制定整改措施,开展全面治理,仅此一项,年可节约皮带费用上百万元。
(谢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