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77|回复: 8

(1130主持词)班组推行“双闭环”时应避免“三个偏差”

发表于 2013-4-23 13:28: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推行“双闭环”时应避免“三个偏差”
    在4月14日至18日召开的第五届全国班组长论坛会议上,飞天团队再度成为焦点,他们的班组“双闭环”管理经验交流吸引了总多班组长的眼球,聆听经验时,有的班组长点头称是,有人茅塞顿开,说,原来团队精神才是“双闭环”管理的核心!终于找到解决办法了!随即“团队精神”、“凝心聚力”在全国上万个班组里频频出现,成为各行各业班组再度推行“双闭环”管理的“关键词”。
   今年2月初,“班组天地”连续报道飞天团队班组“双闭环”管理法,传授如何处理任务与班务的冲突?怎样把班组长从“为赶任务顾不上抓班务,抓班务又影响了任务”的纠结中解脱出来?“冲突纠结”是困扰众多企业和基层班组多年的难题,于是很多班组争先恐后地学习、应用“双闭环”管理。事与愿违,其实际效果与期盼相差甚远,“冲突、纠结”依然存在。有人认为是自己的班组素质差的原因,有人以为是组员文化程度低的缘故,与飞天团队无法相提并论,甚至还有班组长觉得自己不是当班长的材料,这么好的管理办法,咋就用不好?
   飞天团队的经验介绍,让大家重拾信心:只要在推行中发扬“团队精神”就一定能“心想事成”。其实,团队精神、凝心聚力、团结协作等等,这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地话语,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也明白要干好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也知道“团队精神”是任何一个组织的管理基础。为什么这人人皆知的道理,在“双闭环”实施工程中出现了偏差呢?
   首先是“运作思路”上的偏差。“双闭环”管理的运作思路是全员参与,齐抓共管。有的班组的运作思路完全是班长个人的想法,其他人既没有参与构思,也没有“过问”。一个人再聪明,不可能考虑的面面俱到,尽善尽美。在不完美的工作思路指导下,作业方案策划、制定不尽人意,具体实施操作的过程中则出现困难重重,顾此失彼的现象。这种“一言堂”的做法,是团队精神的“天敌”。
   其次是“点评总结”上的偏差。点评、总结是“双闭环”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不仅便于发现问题或不足,及时解决或调整,而且奖罚分明的点评与总结,还能起到激励作用。但有的班组的点评是走走形式,过过场,内容粗枝大叶,对没有完成既定任务的组员轻描淡写地提一下,生怕影响到大家的积极性,认为这样就是和谐班组,团队精神的体现。其实不然,“奖罚不分明”,是一个团队的“大忌”。试想,干好干坏一个样,谁还会去为高效地完成任务而流汗呢。
     再有,忽视班组长的“标杆作用”。 班组长是班组团队的核心,毫无疑问也应该是其中最优秀的员工,是全体组员的标杆。团队精神要靠每一个队员自觉地向团队中最优秀的员工看齐,通过队员之间正常的竞争达到实现激励功能的目的。这种激励不是单纯停留在物质的基础上,而是要能得到团队的认可,获得团队中其他队员的认可。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班组长要施展自己人格魅力,以行动起到“核心、标杆”的作用,将大伙的心凝聚在一起,化为够攻坚克难的动力。(夏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3:29:18 | 查看全部
请老师们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3 13:37:11 | 查看全部
拜读,鲜花掌声献给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3 14:27:42 | 查看全部
其实这次学习收获真的很大,有的时候近距离学习更有实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4:50:36 | 查看全部

回 2楼(达竹煤电汪勇) 的帖子

谢谢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4:51:17 | 查看全部

回 3楼(为生歌唱) 的帖子

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3 18:52:50 | 查看全部
建议夏老师把开头一句的“上周”用准确的时间写出来是不是要好一点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08:49:14 | 查看全部

回 6楼(微笑生活) 的帖子

谢谢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4 09:49:40 | 查看全部
夏忠老师参加年会,写出了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