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哥们儿
老李和小李是同事,老李是科长,小李是科员兼科里的会计。老李能说,小李木讷;老李圆滑,小李老实。
小李管财务,老李放心、方便。家里的水电费、请客送礼费、小姨子的嫁妆费让小李报销,小李一声不响,想办法摆平。科里资金虽不雄厚,但每年总有百十万元的办公花销,老李吩咐一切交由自己摆水果摊的小舅子东购西买,小李也按旨照办,颠前跑后,甘当脚夫,任劳任怨。
老李很高兴,逢人便讲,小李是我哥们儿,比亲兄弟还亲。小李人本分、踏实,曾有单位要借调。老李急红了眼:“小李是我哥们儿,让他走就是断我的腿、砍我的手,谁再提这事,我跟谁玩命”。
后来,小李给媳妇调工作遇到了困难,就想到了老李。平日里,老李总说某市长是他妻舅,某部长是其干爹,遇到难事找哥们儿,何况这哥们儿又有这份能力。
不料,老李非但没有帮忙,还把小李数落了一顿:“这点小事哪能惊动那么大的人物?”后来小李找到了自家亲戚,把问题解决了。巧的是,亲戚家女儿在老李儿子的公司任副总。
一日,老李找到小李:“作为领导,本应对你家中的困难给予关照,媳妇的事没帮上忙,但是请亲戚吃顿饭替你表示谢意还是应该的,公家买单,我请客。”
酒刚过一巡,老李就直奔主题:“我和小李是多年的哥们儿,他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也是他的事,听说您女儿在某公司任副总,咱儿子也在那干后勤,您看能不能帮忙把儿子调到财务部去锻炼锻炼?”亲戚二话没说,当即给女儿打了电话,老李儿子的事搞定了。
又过了一年,小李买房,向老李借一万元钱。小李想,这回老李肯定能帮上忙,这么多年哥们儿不说,一万元在老李家可说是九牛一毛。
老李很为难:“我家收入很大,但花销也多,不瞒你说,现在让我拿出一千元来都费劲。这样吧,我找别人帮你借借。”这一借,就没了音信。
三天后,还是在小李向老借钱的那个办公室,老李问小李:“儿子要买车,帮我参谋参谋,五十万元上下的哪款性能好些?”望着老李由于兴奋而发光的脑门,小李搞不懂了,这就是哥们儿?
不久,小李不顾老李的极力挽留,调走了。再不久,老李出事了。接替小李管财务的小吴不像小李那样听话。比如,当老李把一家人全年的五个手机、两个座机的电话费拿来让小吴报销时,小吴提出了解决自己手机话费的要求。老李冲小吴瞪了眼,拍了桌子。当小吴跟随老李的小舅子东颠西跑,把科里的百十万元办公经费花光时,小吴向小舅子要辛苦费。小舅子何曾受过这等气,于是和小吴闹崩了。小吴把事情公开了,老李被免职了,急怒攻心,“弹弦子”了。
五个月后,当从外地学习回来的小李去看老李时,老李总算是见到了一位昔日的同事,先是眼前一亮,接着便号啕大哭。尽管老李的嘴不听使唤了,但从他含混不清的发音、颤抖不止的嘴唇上,小李还是听辨清楚了,老李说的还是:哥们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