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02|回复: 2

[深圳生活] 郭建勋三闯深圳成为打工作家

发表于 2013-4-24 13:52: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2.jpg
郭建勋近照

  初闯深圳,写了一部小说

  湖南伢子郭建勋1993年一退伍,就火急急投奔深圳的亲戚,希望能找一份工作。多数人打工为了谋生,他是想落地生根,将来也成为老板。

  第一次到深圳,建勋带的钱只有200多块,没找到亲戚,只能在火车站附近住了一晚,花掉70多块。钱快花完了,亲戚也找不到,怕出什么事情,一跺脚,又坐火车回去了。

  从深圳回长沙的路上,建勋遇到了一个在深圳打工的女孩,也是回老家,她讲了自己在深圳打工的经历。女孩的故事对建勋触动很大,感觉深圳是个不一样的地方。

  建勋在长沙下车时,发现身上只剩17块了,就买了一沓稿纸、一瓶墨水,已经身无分文了。没办法,他只有去投奔朋友,静下心来写女孩的故事。8天后,揣着作家梦的建勋,居然完成一部几万字的纪实性小说——《打工泪》。

  建勋想把书稿卖掉,赚点小钱。当时长沙名声在外的黄泥街,有很多书商,建勋就拿着书稿挨家挨户兜售。天下着雨,他穿着拖鞋,搞得鞋子裤子都很脏。先找了两家,没戏,因为外出打工才刚兴起,人们并不关注打工文学。后来找到一家,书商翻了翻,问多少钱?最后,竟然谈成了6000多块,那是他第一次拿到如此多的稿费。

  对建勋来说,这可是很大一笔钱呀,“在我人生低谷的时候,头顶出现了这么一线光亮,还是很得意的,只是后悔没把这条路走下去,还是一心找工作。”

  1993年3月3日,建勋第二次来了深圳后,繁华的街头地摊上,竟然见到了刚出版的《打工泪》,他还为自己买了几本。“虽然属地摊文学,但我还是很骄傲的,因为它让我在困境中看到了光亮,看到了前行的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13:53:26 | 查看全部
  再入深圳,赚钱盖房娶妻

  因为没有文凭,建勋第二次南下深圳后,应聘成为龙华一家台资企业的保安,他还记得工资的涨幅,“第一个月400块,第二个月700块,到第三个月已经涨到1000块了。”

  为什么愿意做保安?“我本来爱好文学,在部队就诗词歌赋写写画画什么的,因为这个才能,调到行政部门。”这项工作相对来说,自由一些了,也有时间看书了,满足了他对文学的渴望。

  然而,建勋的保安生涯只持续了3个月。他后来进了一家台资厂,一干就是3年,走时工资都三四千了。有了积蓄,他就回到湖南老家,用在深圳赚的钱,盖了一栋小楼,娶了漂亮的妻子。“当时,我就是成功打工仔了,引起很多人羡慕,再后来,我还带了很多乡亲出来打工,最多时带出了100多个。”

  完婚后的建勋本来不想回深圳的,继续打工意思不大,然而总有一种牵挂,让他对远方的城市依依难舍。在武汉做小生意亏钱后,建勋别无选择,第三度南下谋职。

  建勋很快发现,工作已不像原来那样好找了。他刚到而立之年,招聘方却说他年纪大了。他到过东莞、惠州找工作,一再被拒,无奈只有降低标准,3000、2000、1500……自信心像海水打在礁石上,被一点一点磨蚀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13:54:29 | 查看全部
 三进深圳,写深圳人的悲欢离合

  第三次到深圳后,建勋重操旧业,仍然做起了保安,“感觉又倒回去了,回到了起点。不一样的是,我还是想通过写作挣钱养家糊口。”

  他带着书稿去了《特区文学》,然后去了宝安的一家文学刊物,和很多文学青年不同,他径直去找编辑。

  1999年,建勋的作品《黑漩》开始在一家文学刊物上连载,知道小说能在杂志上连载,他很兴奋,像被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于是,他开始写短篇小说,在全国各地的杂志上发表。1999年底,宝安这家刊物招编辑,建勋就到那里上班了,结交一些朋友,有了自己的圈子,开始进入打工作家的角色。

  这之后,建勋把老婆孩子接到了深圳。没想几年后,因为互联网的冲击,电子杂志兴起,传统的杂志面临困境。正好又有一个机会,他离开了杂志社,去到宝安画院,在那里工作条件不错,又开始提笔写长篇了,其中一部是《天堂凹》。

  《天堂凹》写的是他最熟悉的工厂生活,一群小人物在虚构的天堂凹“撒豆成兵”,说谋生也好,说发展也罢,原汁原味地写他们的酸甜苦辣与悲欢离合。之所以起名《天堂凹》,是比喻天堂一样吸引着人们的深圳,演绎着中国改革年代千百万打工者的悲喜人生。

  一次和朋友吃饭的时候,建勋聊到写小说的事,朋友认识演艺圈的人,乐意把他的小说带到北京看看。不久,朋友打电话给建勋说,演员吴军看了《天堂凹》哭了笑,笑了哭,感动不已。吴军是热心人,把小说推荐给了《云水谣》的导演尹力,一切顺理成章。2009年4月3日,《天堂凹》完成拍摄并在全国上映,拍摄方中影集团将《天堂凹》定调为改革开放30周年献礼片,意在为成千上万的打工者树碑立传。

  不久,建勋在深圳成立公司,从事期刊编辑、书籍出版等文化外包服务,他想着日后公司发展壮大之后,凝聚一批打工作家的精英,以文化服务养文学创作的方式,实现“以文养文”的梦想,营造一片自己的天空。

  心愿: 写一部令自己满意的书

  座右铭: 认真活着

  兴趣爱好: 读书、写作、下棋、玩牌

  最感激的人: 母亲

  最成功的事: 两个儿子

  最难忘的事: 故乡的油菜花

  最遗憾的事: 至今未去西藏走一趟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