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机制混乱
虽然,购金的顾客并不了解黄金下跌的原因,也并不了解店家的定价依据,即交易所金价。但是他们购买时都有自己的考量,“便宜”、“保值”是购买者给出最多的理由。
在老凤祥买了一套婚嫁首饰的李小姐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这样算下来,这一套金饰品比上周要便宜了1350元,还是比较划算的。”
不过,记者发现,虽然消费者认为自己已经买到了便宜货,但是与国际金价和国内交易所金价相比,金饰品甚至金条价格下跌幅度偏小。
上海中期期货分析师李宁指出,伦敦现货金价走势为此轮跌幅按4月11日收盘价每盎司1561.3美元跌至4月16日最低点每盎司1322.04美元算的话,跌幅高达15.32%。国内交易所黄金期、现货价格下跌幅度也与国际相近。
但记者从国内市场看到,零售金店的千足金金价从4月11日至4月16日仅下跌10元,跌幅为2%左右。
中国黄金投资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奚建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饰品有个生产过程,价格调整相对滞后。”
不过,记者发现,即便算至4月18日,金饰品零售店的挂牌金价也只下跌了6%左右。
银河期货首席宏观经济顾问付鹏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黄金饰品不具备投资保值功能。
在实际消费中,购买黄金饰品,消费者除了支付基础金价外,需要额外买单的包括5%的消费税,以及“品牌价值”和“文化价值”(工费,部分商家可打八折)。后两者总和在基础金价的50%左右。
另外,记者发现,黄金饰品回购价格与购买价格相比,折扣相当大。4月18日,周大福南京东路店内,千足金首饰基础金价为每克362元,而千足金首饰回购价仅为每克249元,每克足足相差113元。
奚建华认为:“顾客在买金的时候已经有所考虑,购买金饰品的顾客更看重美观、装饰功能,而非把保值、增值功能放在首位。”
据了解,目前上海地区各大金店的挂牌基础金价已经从以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定指导价,小范围浮动变为各家公司自行定价。
奚建华指出:“黄金产业不像国内成品油行业,黄金产业没有行业垄断,业内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价格的产生都是市场主体根据利润、成本测算出的,为市场行为。最终,投资者会做出选择,当然投资者应该货比三家后再购买自己心仪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