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敖时勇 李 静
2012年,逢春煤矿采煤四队全年月月生产任务都未完成,7名员工受伤,生产与安全屡打败仗。2013年,顶着巨大的压力,该队却把这一切来了个完美转身,2月完成计划任务的100%,3月完成计划任务的 113%,一季度无人违章、受伤。
理顺管理,保出勤保产量
“三月份,我们完成了7353吨的产量,应该是我们队有史以来最高的单产记录。”该队队长瞿加明说,对于这么好的产量,瞿队长归结是找准了“病因”,理顺了管理。
今年初,该队在民管会上,对去年安全、生产屡打败仗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员工工作时间不足,每班存在进班慢下班快的现象;二是机车司机进班迟、出班早,如下班机车司机接班晚点,易造成煤炭堵塞;三是部分员工劳动纪律差,无故旷工现象严重。
于是,该队“对症下药”。对员工的井下工作时间进行了规定,凡无故提前出早班的,由值班队干调取人员定位系统,每提前1分钟扣款1元钱,值班队干不执行则处罚100元/次;对机车司机没有拉完当班煤炭就下班的,按班组公约处罚;对无故缺勤旷工人员按100元/次处罚,当月累计旷工达到5天以上的交500元保证金。在严格的规章制度下,工作时间、上班人数都得到了保障,为生产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基础。
激励到位,员工出工又出力
从今年起,该队所采的S1733工作面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由于下段煤炭软员工都愿意采下段,却不愿采煤炭硬、矸石多的上段。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该队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措施,对采上段台阶进行额外奖励,规定采上6米的每人额外奖励20元;采上8米奖励30元;采上10米奖励40元。
“之前一到采下段,大家很不乐意,觉得既费了力又出不出好多煤炭,都出工不出力,自从队上制定出奖励政策后,很多员工算下来也觉得不错,工作积极性也提高了。”该队生产一班班长罗庆元介绍道,在3月,他所带领的班组完成了2787吨的产量。
生产产量的节节攀升,也让员工的工资得到了增长,1月该队的平均工资为3400元,3月则涨到了4100元,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盯住现场,安全生产不失控
去年9月,该队从N1744工作面搬到S1733,支护方式也由之前的单体变成了柔支,这一转变,很多员工都不适应,特别容易在放煤环节受伤。
“柔支支护的空间狭小,员工在采煤时只能弯着腰,加上采下来的煤炭又硬,一放煤就很容易打到人。”该队副队长李益刚介绍说。去年,该队7起受伤事故就有5起发生在放煤环节。
为了消除放煤环节的受伤事故,该队对放煤巷道上的扛煤装置进行改变,由原来的木板变为铁管,大大提高了放煤时的安全系数,同时,还要求跟班队干、当班班长要牢牢盯住放煤环节,对故意提高溜皮坡度的,要及时制止,并规定把溜皮提高到30度以上的,按采2米算1米来评分。
在一系列举措实施下来,该队一季度无一人违章受伤,安全形势良好。
|
|